“强迫式教育”杀伤力,不止让孩子崩溃,侥幸不改,毁孩子一生

2019-07-01   李姥姥话育儿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可是往往这句话的意思背后就是“你必须得听妈妈的话,按着我说的做这样才行,”可是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而并非学习。如果在家长的强迫式教育下学习,可能会对于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今天小编就来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关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强迫式教育会对于孩子造成的极大伤害。

【1】让孩子学习失去主动性

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被迫学习的孩子,就和“强扭的瓜”一样,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结果,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经常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会造成孩子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家长朋友们都知道,如果主动学习孩子发自内心的想学,学习成绩也会自然而然的比较好,但是如果在强制下学习,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学习这件事情。

很多孩子一看到书就困,一进教室就有烦躁的情绪,其实这就是家长和老师一起强迫式教育下的产物而造成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初中高中很多孩子开始出现逃学、吸烟、叛逆等各种情绪,都是由于小的时候“被强迫式教育”的压榨下而产生的一些逆反情绪。很多初高中生的家长朋友会说:“我们孩子小学的时候还乖乖的,为什么一到初中高中就变了样呢?”那是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因为小时候积累的一些情绪,到了初高中以后才开始爆发的表现。

【2】让孩子心理受到伤害

家长朋友们有意无意的老是提起“学习”两个字,让孩子对于学习深恶痛绝。可是我们中国的教学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甚至现在已经从幼儿园就开始普及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这样算下来孩子需要经历的学习,时间足足有16年之久。而在强迫式学习下的孩子,要饱受16年的痛苦,这对于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家长朋友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常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做到16年之久,那我们是不是也一样会崩溃呢?而且长期如此的度日如年,是不是心里也会饱受到各种伤害和折磨。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劳逸结合。不要整天一味的光耳提面命的告诉孩子要学习、学习。适当的让孩子放松,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这对于孩子的童年生活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时光。

我们知道童年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孩子在应该玩的年龄,常年充斥着学习、兴趣班、课外班、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各种班的情况下,会让孩子感觉喘不过气来,天天想逃离家长的魔爪,天天想着要冲出牢笼。这样的情况,孩子怎么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

【3】破坏亲子感情

我们都知道好的亲子感情,是孩子愿意告诉你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愿意把自己开心的事情分享给家长。而在这种“强迫式教育”下的孩子,每天都要处于爸妈的高压控制,而且要天天被迫学习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有这样情绪怎么能学出好成绩,又怎么愿意和爸妈,敞开心扉呢?

可能孩子在小的时候曾经告诉过妈妈:“我不喜欢学习”,或是“我想休息一下,可是妈妈总是回复:“听妈妈的话,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或者是“孩子再坚持坚持,相信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可是有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之后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状况就会让孩子非常难过伤心,既没有能够满足自己玩耍的心情,又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孩子也会非常失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更加痛恨学习,认为自己不行,慢慢失去了自信。

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孩子想要放松或是想要休息的时候,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给予孩子机会,让孩子适当的放松一下心情。只有适当的放松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更快乐!如果一味的逼迫孩子坐在书桌前,可能人坐在书桌旁边,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反而没有好的效果,所以适时的让孩子休整,才能让孩子做的更加长久。

【4】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反而没有好的结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自由的花朵,只有让孩子能够放飞自我,才能够让孩子绽放的更加绚烂多彩。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只有这样家长让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加坚强长远。

我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看看每一年的高考状元,也不都是坐在书桌前读死书而取得的结果。他们往往都是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全面发展才能够得到的结果。家长朋友们也不要过分的让孩子专注于学习,暑假的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孩子感受一下外面的美好,才能够让孩子有动力继续的坐在书桌前认真踏实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结果,不是吗?

以上是小编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关于“强迫式教育”对于我们孩子造成的各种危害。作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到: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并且能够用实际行动来理解孩子,让孩子们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才能让孩子更好的读书。

我是李姥姥,欢迎您持续关注我的账号,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每天都会有育儿的干货更新!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严禁搬运,合作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