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学生”的老师被撤销了教师资格,你还敢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吗?

2021-02-28   明珠絮语

原标题:“歧视学生”的老师被撤销了教师资格,你还敢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吗?

01

昨天的文章《“××妈妈一年挣的钱比你妈50年挣的多”,是话糙理不糙吗?》引发了网友比较多的讨论,立场也鲜明地分为两派。

有人觉得有关部门对当事老师的处理太重,不应该开除公职。

这里面需要再强调一下,当地对该教师的处理是“撤销教师资格,调离岗位”。

也就是说,她没有资格上讲台教书了,但公职还在,还可以在单位上班做其他工作。

至于处理得是轻是重,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考虑事情本身,也要考虑平时的表现。

如果那位老师平时就嫌贫爱富,甚至和学生家长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那么不但处理得不重,甚至还应该追加处罚。

如果老师平时爱生如子,真的称得上是“最美教师”,只是由于恨铁不成钢一时生气口不择言,那么将来再给她改正的机会也未尝不可。

02

有意思的是,明天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于明日起实施。

其中明确,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惩戒。

但刚刚有老师因为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而差点丢了饭碗,谁还再敢惩戒学生?

有朋友就在笔者的文章下面留言表示:

凡是(事)不管,遇事回避的老师和领导比较安全

你说你的,我讲我的,下课走人,难道这样的老师就好?

03

当然,这都是气话。

其实越是这样说的老师,越是好老师。

我相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老师上课该管还得管,该批评还得批评,该惩戒还得惩戒。

一是教师的责任使然。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规则。

学生违反了行为规范,老师有义务去管,也有权力去管。

如果不管,就不是合格的老师。

二是课堂的要求使然。

学生犯错误难免会影响课堂教学,不但犯错误学生自己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全班其他同学的受教育权也会受到侵害。

此时,教师想维护课堂秩序,就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制止,提出批评,甚至进行适当的惩戒。

就拿天津的那位老师来说,在讲题的时候有学生在下面说话,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效果,老师不管是绝对不行的。

04

不过,对犯错误的学生如何管,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说实话,天津那位老师就算按照明天开始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来看,也存在明显违规。

因为《规则》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如果该老师的事情放到明天及以后,她也照样会受到处理,而且会更有依据。

你可能会问,按照惩戒规则,老师应该怎么管?

其实很简单,老师最合理的做法,先对犯错误学生进行口头批评,也可以让其罚站,然后自己继续讲题,等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如果上述措施不能制止学生违纪,可以交给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也可以叫家长。

这是惩戒规则允许的范畴。

05

说实话,笔者也特别怀念想当年那种淳朴的家校关系。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小时候在学校犯错误被老师打几下,回家是不敢告诉家长的。

因为家长知道了,很可能再打一遍。

在我们传统的里讲究“天地君亲师”,对学生而言,老师相当于父母,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学生则属于从属的位置。

一直以来,家长奉行“棒打出孝子”,在学校教育中,打骂也是较常见的一种形态。

即使有时候有些过火,也会掩盖在“都是为了你好”的理由之下得以原谅。

但随着社会进步,现在即使父母也不允许随意对孩子打骂,更不用说老师了。

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许多年前,还像以前一样管学生,想打就打两下,想骂就骂两句,很可能会出事。

今后管理学生,老师一定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

一句话,该管还得管,但一定要按规则来。

否则,可能伤了学生,也误了自己。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