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最失衡城市:沿海城市却以农业为主,凶杀率是美国13倍

2019-05-05   行走在陌路

每个国家都存在经济发展失衡的难题,比如沿海城市的人均GDP比内陆山区高一大截,其中既有沿海多为交通枢纽与中转点的原因,也有内陆山区人口稀少、经贸不便的因素,此消彼长自然拉大差距。也有城市明明靠海却以农业为主,结果是混到现在还是全国最差。

位于南美巴西东北部的阿拉戈斯州,就是这么个发展最失衡的沿海城市:濒临大西洋拥有220公里长的海岸线,不仅没有沿海城市该有的港口和码头,渔业资源那么丰富就连大型捕捞船只和近海养殖场都没有,也算是巴西、乃至南美最奇葩的城市了。

阿拉戈斯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约350万,在巴西26州中属于面积不算大、人口却少到可怜的州,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州府马赛约,但人均GDP也就巴西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如何发展阿拉戈斯也就成为巴西政府最大的难题。

在15世纪葡萄牙人入侵巴西前,阿拉戈斯沿海一直是无人区,只有塞尔希培岛(巴西最小的州)渔民会冲着泻湖贝类而来,殖民者把大西洋对岸的黑人奴隶运到阿拉戈斯后,逐渐定型为种植甘蔗和椰子的农业原产地,经济比周边各城略好。

然而,异军突起的荷兰与日渐衰败的葡萄牙重新谱写殖民大国的地位,最可怜的却是阿拉戈斯,大量奴隶与新移民不堪其扰纷纷逃离,导致阿拉戈斯被打回原先的无人区状态,待到17世纪时才陆续有黑人奴隶返回生活,这也是阿拉戈斯虽地处南美,黑人却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巴西独立后,阿拉戈斯因基础设施近乎于零而一度被遗忘,成为巴西乃至南美都是最穷、发展指数最差的州,全州农业收入占比55.8%,渔业和工业(制糖)收入加起来也才36.9%,再刨除烟草和酒精等与农业相关的收入后,坐拥绝佳资源的旅游业收入低到忽略不计(不足1%)。

早在80年代就有经济学家提出,应大力发展阿拉戈斯失衡的渔业养殖、远洋贸易和旅游业,但巴西政府一看修建码头渔港、公路火车和城市基建的预算费就直接否了:把全年GDP的13%用来发展阿拉戈斯,风险太大。所以,阿拉戈斯再次被调侃成“甘蔗州”。

在地理上,阿拉戈斯的农用地并不多,全州“热带雨林、半沙漠平原、草原和湿地”四大地貌中,湿地平原虽然占比最小,但土壤与气候却十分优越,极其适合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正因为如此,没有太多野心的黑人后裔甘于现状,并不愿意配合转型发展。

除此之外,阿拉戈斯的牛羊养殖业也十分普遍,虽然没有机械现代化设备,但随地一圈就能当成牧场的便利很适合当地人的发展需求。所以,阿拉戈斯目前环境最好的不是内陆平原,反而是刚刚开始开发的海滨城市,属于海滨旅游的下一个明星之地。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目前的阿拉戈斯旅游并不适宜国内游客,其境内治安堪忧,每10万人的凶杀率达到60,是美国的13倍。再结合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等压力,虽说气候良好、天青海蓝,但归根结底风险还是大于旅游体验,因此并不建议中国游客前往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