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新县陶港镇碧庄村,公路两侧整齐规划的居民楼,村内家具厂、毛毯厂、采石场、砖厂、运输公司,苎麻、柑橘、油茶、水产养殖基地等各类企业各种产业遍地开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碧庄村过去曾经是陶港镇的难点村,班子人心涣散,村级集体经济负债累累,高达140万元。如今,碧庄村村集体经济已突破100万元,正向200万元大关迈进。
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贫困村成为经济强村呢?
选好领头雁,当好带头人
2002年,王贤银当选碧庄村党支部书记。他首先整顿了村“两委”班子,以身作则,处事公正,让大家团结起来。
其次坚持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民谋福利,让群众的心暖起来。每当村里的群众有困难的时候,总能见到王书记,逢年过节,生活有困难的时候,王贤银都会出现在五保老人、烈士亲属和病灾村民的家里,送钱送物,嘘寒问暖。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贤银真是我们的好支书啊!”
在王贤银的带领下,碧庄村的各项工作也慢慢有了起色。但是,村里还是穷。
积极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
碧庄是陶港镇的边缘村,南与网湖湿地一依带水,东与富池镇毗邻,西与城东新区接壤,山场12000亩,还有很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赋闲在家。根据这样的条件,村“两委”定出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向。
为了碧庄的经济发展,村党支部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自2008年以来,该村先后成功引进了地毯厂、黄金山采石场、友联碳素、家具厂、润阳碳素厂、页岩砖厂等6家企业落户碧庄,还筹资创办过湖北美旅箱包有限公司,组织村民集资入股组建富江装卸运输有限公司。
企业的蓬勃发展,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难问题。村民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少,口袋的钞票越来越多。由于村内企业众多,且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为了保证采石场等企业货物快速销售出去,村民们拓展了两条致富路子,一是集资建立富江码头;二是购买大型运输车提供运输服务。目前,全村已有运输车辆120多辆。“我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也只能挣5万元回家,现在买了运输车,一年可获纯利润18万元,还能照顾家庭,现在发展这么好,我今年还准备再买一台。”村民柯亨生说道。
为了保障运输畅通,及时处理矛盾,该村还组建了碧庄装卸运输服务中心,有效化解了纠纷。
2018年在庆“七一”活动中,润阳碳素企业负责人舒正深情地说:“我在碧庄生活已有几年,我深深爱上了这块热土!碧庄人始终不渝地支持我们,视我们如兄弟,从不设置任何障碍,我投资碧庄,终生无悔!”
开发多门类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近几年,借助精准扶贫的各项利好政策,碧庄村立足自身资源,不断拓展产业以壮大集体经济。该村现已建成了万亩香樟基地、千亩油茶基地、千亩把竹基地、千亩水产养殖基地、苎麻和柑橘基地,还发展了光伏发电项目。带动贫困户10户18人,解决劳动力就业200余人。
做好村庄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碧庄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2002年,借助移民建镇的契机,村“两委”发动群众建成四个新农村市级示范点(碧庄新村、湖山新村、柯家堍、六组新区)。2016年帮助贫困户申报易地扶贫搬迁,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点。近几年,借助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全村水泥路面已通行,碎石路面到每个院子。5000米通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86盏,绿化新村4020平方米,植树6000株。已经形成了村庄布局合理,村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方便村民办事,碧庄村于2018年新建了一幢功能齐全的村民服务中心大楼,成立广场舞队4个并无偿提供音响器材,建起图书室2个,老年活动中心有棋牌室、麻将室、台球室,长期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2018年碧庄村被黄石市授予“红旗党支部”光荣称号,2019年王贤银被阳新县授予“红旗支书”的荣誉称号。
“成绩已成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碧庄村将喜乘乡村振兴建设的强劲东风,大手笔地把碧庄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描绘得更加壮丽。让村民富起来,让村庄美起来,打造一座瑰丽的碧水绿庄。”王贤银说道。
(来源:黄石日报 严丽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