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仙桃农村的这对盲人夫妻,把日子过成了村里的“样板”

2019-12-19     仙桃日报

不能视物的盲人

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答:能

那一对生活在农村的盲人夫妻

能不能笑对生活的磨难?

来自赵湾村的这对盲人夫妻

来告诉你答案吧~

视频加载中...


一遍、两遍、三遍……晚饭后收拾灶台,摁着抹布来回擦了六七遍,马访枝才罢手。听见我们的赞叹声,赵大芳笑着说,“我们俩看不见,但多擦几遍肯定更干净!”

  冬天的水,冰冷刺骨。洗碗、刷锅、抹桌子、擦灶台、扫地……马访枝做完这些,手指已泛红,厨房里一如往常地整洁、干净。

  “生活真有条理!”和我们一样,几乎每一个陌生人走进这对盲人夫妇家中,都感到不可思议,但对于剅河镇赵湾村的乡亲们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把赵大芳家当“样板”。

双双失明,他家比明眼人的家还“亮堂”

  屋后的菜地里,白菜、萝卜、菜薹横成行、竖成线,葱郁、水灵。赵大芳、马访枝一人摘菜,一人装篮,娴熟的手法像正常人一样。

  “你们问我菜咋种得这么齐整?”赵大芳夫妇一脸得意,现场演示,道出其中窍门:栽菜苗时拿根棍子当标尺,横竖一比划,沿着棍子栽,想不齐都难


  提着一颗大白菜,夫妻俩回屋。只见两人干活默契、熟络,行动自如,走路完全不用拐杖,好像脑子里印了一幅地图,脚上还装着探路仪。

  马访枝大步走进厨房,理菜、切菜、洗菜,从橱柜里摸出油罐子、调料盒,一盘土豆丝切得又细又匀。

  赵大芳则在楼梯下摸出一把扫帚,从房间里一路扫到大门口,手脚麻利,地面干净。赵大芳说,虽然看不到扫得干不干浄,多挥几把,肯定不会脏。

  吃完晩饭,串门的乡亲来了。大伙儿都觉得赵大芳家干净,加上夫妻俩性格开朗,尤其是赵大芳能说会道,经常把一湾子人讲得欢天喜地,每天有人过来“打卡”。

  “他干活很有头脑,我们确实佩服!”邻居赵德海和乡亲们争着比划着讲夫妇俩种田、挖藕、扎扫帚的细节,村湾里笑声连绵。

  “他家比明眼人的家还干净,我就喜欢来玩!”舒珍元婆婆引着我们看——堂屋四方桌、小方凳摆得井井有条,卧室床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楼梯间冰箱格子里洁白如新……

  在赵大芳家转一圈,找不到一样高档家具,床、柜子已经很旧了,但没有一件东西是随意摆放的,每件家具、每个物什都摆在应该摆的地方,连柴禾也码得整整齐齐。

  “手摸脚探就是我们的‘眼睛’,我们习惯了把东西放在自己记得的地方,再说家里收拾好了,方便舒服的是自己!”赵大芳扬起脸,笑了。


挑土砍树,四年奋斗圆了楼房梦

  赵大芳今年61岁,马访枝52岁。他俩都是4岁时患病失明的。

  34年前的春天,好心人撮合,马访枝从毛嘴镇珠矶村嫁到了赵湾村。

  在乡村,一对盲人夫妇的日子有多少困难?正常人无法想象。他们生了4个孩子,仅养大了两个女儿。

  早些年,他俩带着孩子们住着一间破屋,用马访枝的话说,“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用盆子接地忙不停。”

  赵大芳、马访枝做梦都想建新屋,尤其是乡亲们都搬出了老湾子,他们越发心急,“我们不能比别人差得太远。”

  为了攒钱,他们求人种稻谷,摸索着种菜、挖藕,从牙缝里把低保金省出来,想尽了办法。

 2008年夏天,赵大芳、马访枝开始挑土打地基。白天太热了,等到太阳一下去 ,他俩就摸索着干活,一人挖土取土,一人肩挑背驮,从月亮初升干到东方破晓。

  地基打完,因手头拮据,一家人的新房梦只得搁浅。直到大女儿打工赚了点钱,加上家里微薄的积蓄,2009年新房第二次动工。

  听到木匠师傅催木料,赵大芳没有钱买,想起老房子后面自己种的树。天黑后,他提着蔑刀去砍树。

  第二天,看着工地上22根碗口粗的树,师傅们简直不敢相信。“好多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把树干的一面砍深些,口子砍大些,再摸到另一边少砍点,口子砍浅些。感觉差不多了,用力一推,树放倒了,也不会砸到自己。”

  很快,新房上梁又缺木料,赵大芳搬起锯子,爬到老房子的屋顶,锯下一块又重又长的木方扛过来,再一次让大家咂舌。

  2011年建第二层,2012年装修……历经4年,建一建,停一停,赵家的两层楼终于落成。


日子好了,过去的苦不用放心里

  在新楼房里,赵大芳、马访枝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小女儿招了上门女婿,添了孙子。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打响,夫妇俩沐浴精准扶贫的春风,一项项帮扶政策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添了保障——如今,他们一年能领到的低保、残疾补贴、计生补贴加起来有1万多元。

  帮扶干部经常上门看望,总是记挂着他俩的冷暖,春耕时送化肥,逢年过节拎来米油、皮咸蛋、月饼等。

  赵湾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流经赵大芳、马访枝门前的改道河疏挖通畅,沿岸种上了桂花、垂柳、女贞等花木。

  “门前屋后越来越漂亮,村里有了虾稻基地,建了幸福食堂……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每天听隔壁左右讲,村里的好事都晓得!”赵大芳、马访枝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着美丽乡村的蝶变,也积极地发挥一份力量。

  前不久,垃圾分类进村,夫妇二人也学起来——他们专门准备了一个大红桶,把菜帮子、萝卜皮、莴苣皮等收集起来堆到田里沤肥。

  在家里,夫妇俩收拾得更花心思。因为村支部书记赵德武、妇女主任舒早红经常带乡亲们来他家“参观”,鼓励大家照着做。

  一盘炒白菜,一碗煨萝卜,赵大芳、马访枝边吃边聊,津津有味。讲起过去的苦,他俩像在说笑话,不时嘣出爽朗的“呵呵”声,“政府对咱好,日子好过了,过去的苦再也不用放在心里啦!”

文/记者 尹立群 张钰 胡纯波

图、视频/记者 邓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beSHW8BMH2_cNUgiu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