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美食地图上,和面相关的指引,存在着强烈的东西南北差异。都说北方面食当道,但如果你穿进四川随便一座城市的街头巷尾,一定会发现密密麻麻的面馆小店,像广告牌一样,吸引着你的注意力。从宜宾燃面到内江牛肉面,从四川地域的隔离到分别,这其中,真正让四川面在世界上赢得荣誉的,是一个叫做【担担面】的物种。
很多人对担担面的理解,是将其归为四川特色品类。原因很简单,它不是特定某一种风味面,担担面是一份名副其实的小吃类下午茶。担担面的产生,就是四川的街头小贩做生意而来的,两根扁担挑起移动铺面,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做买卖,和现在电动三轮车摆夜宵差不多。
在四川,吃喝休闲一直都是主流文化,打个麻将喝口茶,成为了土著成都人消磨下午时光的标配。而在这些休闲消遣的时间里,难免嘴馋肚饿,想要吃点东西,本地人都喊“打尖儿”。
担担面,就是这个“打尖儿”的产物,小小的一碗面,几夹筷子就能吃完,不影响吃正餐的胃口,又能暂时填个肚子。
清朝时候的四川街区中,这样的“担担生意”更是主流,小商小贩们弄个挑子,前面是炉灶,后面是碗架子,守着集中的商业区做买卖,就是卖方便快捷的“打尖儿”品。
来自《回望炊烟-我的川菜岁月》的记载,担担面的特色,就是做得精、分量小,价格高。摆在公馆、赌场和烟馆的门口,这些地方的人出来就要吃,只求简单便捷。所以担担面又叫做“三口面”,一碗面,三筷子就夹完吃光。
对于担担面的定义,我们此刻才能做出更加分明准确的理解:它不是印象中的四川炸酱面,也不是红油味的棒棒面;它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涵盖着四川味道的不同侧面。
四川人把各种混料都喊臊子,无论里面是牛肉还是猪肉,都深藏着一份民间智慧。在吃不饱的困难年代,我们无法强求餐餐都是大鱼大肉,但臊子的肉末香,给无数的普通老百姓,打着一餐又一餐的牙祭。对臊子的依赖,就是肉欲裹腹的期待;留存下来的面食文化,除了吃饱,还要吃好。
按照专业领域的细分,担担面的味道常常有五种类型:红油杂酱面、海味面、白油燃面、素椒牛肉、脆臊面。底味不同,臊子的搭配也不同。而如今,这些传统担担面的味道类型,已经分化出了不同领域;比如四川宜宾擅长的燃面,老成都记忆中的海味面,究其源头,全部是受到了担担面的影响。
红汤杂酱的底料是麻辣红油,汤鲜味美,臊子是偏干型酥香的。
白油燃面中,一定带有猪油,加入了芽菜、肉沫、细葱花,只用盐巴不用酱油。
素椒牛肉面,则是选择的去筋精瘦牛肉,宰碎后加豆瓣炒香,混合红油味,加入蒜泥、芝麻酱,再佐少量糖和酱油。
脆臊面中,则是选取的去皮猪肉,肥瘦肉切成颗粒状,炒得酥香后再打起来,不加任何的油,面底料红汤打底,考验臊子的油渣儿肉香。
海味面在远离海域的内陆地区,则只能用干发鱿鱼,伴着去皮的肥瘦猪肉片,加点口蘑或者香菇、冬笋,用金钩烧成一道臊子,在白汤底料中,吃一点深海咸鲜的味道。
一碗面就是一个江湖,这在四川,有古道侠义的不羁。大家吃面,已经脱离了裹腹的原始欲求,面成为了工具,吃“项料”才是最真切的表白。
各个商家也是在争夺这块深不见底的市场,龙虾季,蒜蓉龙虾成了外卖BIG榜,因为龙虾吃完,汤汤还能下面;滋补季,花胶汤底经常会被打包回家,因为硬菜干掉后,汤汤也能下面。
在四川,不绝于耳的赞美,就是那句:把汤汤留到!我要下面!这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褒奖,一直在逼格和市井气中无缝切换。
大家在一碗面的口味上煞费苦心,其实也成为了四川饮食的另一个侧影。川系菜,在全世界都叫得上名号,刨开油盐酱醋的用法,说白了,我们就是在玩弄调料。
四川的面,之所以和北方的面有如此大的差异,背后的骚操作,就是那个养人而温润的气候。极大的湿度,是天然的保湿剂,除了养一方美女,还养一方作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四川其实是产小麦的大省,原材料丰盛,使得大家吃面都顺理成章。但潮湿的气候,使得小麦的蛋白质降低,做出的面团没有北方Q弹的劲道,聪明的手艺人们就往面粉里加碱。
那些五花八门的臊子,和碱味儿面混搭,保持了口感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吃一瓢臊子香。这种对面的新定义,也练就了四川人粗犷而复杂的味蕾;汤汤才是一碗面最后的灵魂,我们不接受任何质疑。
“成都每隔100米,就有一家面馆在卖面”这句话稍许夸张,但却是外地人对成都的印象。担担面的名声在外,使得本地人对此面早已遗忘,你很少看见本地食客会在面馆里点一份担担面,大家都以牛肉面、杂酱面、海味面……等等类型代替。坐下来,会点担担面的,80%的概率是外地人。
因为旅游文化地标的存在,担担面在成都,还成为了更多中高档川菜会馆的菜品。从屌丝到高大上,担担面完成了一次人生逆袭。
如今你坐进面馆点一碗担担面,多少都是经过了市场改良。面条比常规面粗一些,做得正宗传统的,不会有分量上的选择,直接延续下午茶小吃的定位,而改良版的,则是一种特色面类型,可以选择分量大小。
从街头的8-12元一碗,到中餐馆30-40元一份,都是不同的体验,却源自四川民间大众的生活百态。和歌里的文艺比起来,真实的街头中,最带不走的,其实是四川的面。成都的街头,你要不要来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