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以响亮的啼哭为信号,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这声啼哭也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所以医护人员和家长自然希望哭声越响亮越好。
但是宝宝出生后,家长再听到宝宝哭的时候,心情就不同了,因为往往意味着宝宝身体不舒服或者需要家长陪伴了。
而最让家长有些不忍听到的哭声就是宝宝打预防针时哭得撕心裂肺的,看着那幺小的宝宝被针扎,总有些家长心里特别心疼。
前不久,一名奶奶带孙子打预防针的照片火了,倒不是发生了什么特殊的事,而是这位奶奶的一系列表情包让网友们觉得很有趣。
只见这位奶奶怀里抱着月龄还很小的孙子,当时的护士还在准备预防针的药,针头还没有扎进宝宝的胳膊,但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奶奶的表情亮了。
原来,出于心疼孙子,所以奶奶眼看着小孙子还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心里又着急又不能说什么,毕竟给宝宝打预防针也是为了宝宝的身体好。
再看被奶奶抱在怀里的小孙子,正四处好奇地张望呢,一点不知道接下来马上要挨一针了。
趁着这个时候,护士动作干净利落地把针头扎进了宝宝的胳膊,可是此时奶奶却先开始“疼”了,咧着嘴,皱着眉,跟孙子哭的表情简直就是神同步,如同复印粘贴。
网友们看了也纷纷称这位奶奶太可爱,一看就是亲奶奶,才能这么感同身受地爱孙子。
网络上不乏一些家长带着小宝宝去打预防针的视频,大多都是很小的宝宝打针的时候家长表现出很心疼的样子,其中不乏一些身为大男人的宝爸心疼到落泪。
而作为对孩子有隔辈亲感情的老人,更是十分关心小宝宝的各种感受和不适,稍有遭罪的地方,老人就会心疼不已。
现在因为社会节奏快,很多家里都是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不仅减轻了宝爸宝妈的负担和压力,还能避免把孩子交给频出安全问题的保姆。
只不过在老人带娃的家庭里,矛盾也是随之而来的,毕竟年轻一代和老一代带娃的理念和方式都不同。
1.年轻父母多体谅老人
不管怎么说,即使老人带娃再有不妥的地方,作为老人的子女,宝宝的父母,对于老人的付出,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
老人本该享受安逸的晚年,但是却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和时间,耗费巨大的体力和精力去帮子女照顾孩子,本就是伟大的付出。
所以当对老人照顾宝宝的方式有意见的时候,宝爸宝妈要注意跟老人沟通的方式和语气,避免伤了老人的心。
2.不要把孩子甩给老人了事
并不是所有的宝爸宝妈都很在意老人照顾孩子的方式,反而会在做了父母之后直接把孩子甩给了老人,觉得有老人照顾很放心,索性自己继续过着潇洒的生活。
这样一来,不仅老人身上的压力更大,而且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没有好处的。
即便有老人帮忙照顾宝宝,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在休息的时候多陪伴孩子,一方面能让老人得到更多的休息,同时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好处。
3.避免老人的溺爱
我们都知道,老人带娃,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溺爱孩子,因为对老人来说,只需要爱孩子就好了,并没有教育的任务。
再加上隔辈亲的缘故,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老人更容易妥协,但是这种溺爱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贴心寄语:
家有“老宝”和“小宝”是一个家庭的财富,对待老人的孝顺和尊重也是给孩子树立的最好的家教榜样。
我是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是自己码字,如果错别字请见谅。本账号已开通维权,欢迎个人转载,但不允许抄袭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