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蒸熟的米皮卷馅料的吃法,通行于岭南一带。
广西人做的是“卷筒粉”。拿竹刀三四秒就撩出张米皮,丢两勺肉末木耳辣椒酱一卷,再配一碗葱花肉末汤,是平凡的早餐选择;
卷筒粉,流行于防城、百色甚至越南
图源@南宁吃吃吃
闽西客家人做的是“簸箕粄”。陈米磨浆蒸熟做皮,香菇、猪肉、豆角、包菜、茄子、笋干提前炒好做馅,裹成卷儿浇红葱油吊出灵魂才是关键。
簸箕粄,流行于龙岩
图源水印
米制品同样是广东早餐界的半壁江山:粿条、粿汁、河粉、陈村粉,但广东人最热爱的米制品大概是肠粉。
很少有广东人能抗拒肠粉
1
肠粉是广东人的乡愁
包子油条烧卖是边走边吃的快餐,而去茶楼一盅两件,明显不是老板希望看到的选择。于是要上班更要养生的广东人大多走进了雾气弥漫的肠粉店。
肠粉店的雾气就是广东人的烟火气。等一条现做的肠粉,要一碗艇仔粥或炖汤,咸淡中和,恰到好处。
汕头梅园肠粉。
广东人甚至为肠粉编造了
乾隆下江南时为它改名的故事
广东地区最常见的肠粉,可以称为“抽屉肠粉”。
大米提前磨浆,倒进“铁质抽屉”,晃动两下摇匀蒸制;再根据食客要求撒入肉末等馅料一同蒸熟。浇上酱油等调料,米香、油香、豉香轻松就能击穿广东人的心理防线。
抽屉肠粉
虽然肠粉一筷子拆穿,只有米皮、馅料、酱汁三部分。但正如江苏的面一样,广东人对肠粉拥有无限的热爱与想象力。
地域上分为广式、潮式及各种小派别;馅料上可以有猪肉牛肉鸡蛋、生蚝虾仁甚至什么都不加;酱汁可以是豉汁、花生酱、沙茶酱也可以是各式样的自制卤汁高汤……
从市井流行米皮皱巴巴的寒酸猪肉肠粉、虾米肠粉到茶楼里端上来用菜心点缀的精致虾仁肠粉,肠粉丰俭由人。
工工整整的肠粉
肠粉生命其实不到百年,根本没有正宗一词。平整的更顺滑,有褶皱的可以更好地吸收酱汁。
吃肠粉甚至不需要固定时间,随时可以出现在早中晚。但有一条铁律:趁热吃。米皮冷掉或者再加热的后果是灾难性的,筷子一夹就会变得稀烂。
所以肠粉可以在店里坐着吃也可以打包回家吃,但在广东绝对见不到边走边吃的。在广东妈妈眼里,早餐吃得急是犯了养生大忌。
肠粉+粥,最常见的搭配
这应该是港式肠粉了
广东众多粤菜小吃,肠粉家常但也难复制。
以前我们写过从顺德家里带智能电饭煲来杭州煮粥的阿辉,来了杭州再没提过肠粉的事。
相比炒河粉,肠粉罕有见到,有也是在人均近百的粤菜馆,失去了吃肠粉的意义。
肠粉就是要现做现吃,开放式厨房那种
2
广式肠粉VS潮汕肠粉
广东大地上肠粉众多,但以广州和潮汕为代表的肠粉,才真正有资格参加华山论剑。
广府人和潮汕人好像双子星,一碰见就毁灭:粤菜和潮汕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广式肠粉和潮汕肠粉也形同陌路。
当广州人说起潮汕肠粉时,心里大概率都在想潮汕佬做的凭什么能称为肠粉。“潮汕肠粉挺肥腻的,嗯应该说挺特别,都能包。”并顺手加上微笑的表情。
广式肠粉
而潮汕人说起广式肠粉时,则会不屑地用单线条形容。“都是酱油味,用头抽酱油也不行啊。”
潮汕肠粉
肠粉最早发明于粤西的罗定县,一直传到广州西关和潮汕。简单的磨米浆、蒸米皮、做肠粉也变化出不同花样。
广州人要吃米香味。大多广州人小时候的记忆,不过是一条极简单的“斋肠”。斋是吃斋念佛的那个斋,什么馅料都不加,米皮爽滑,酱料鲜香,简单而美好。
传统的肠粉还要用石磨磨米浆
为了米皮爽滑,广式肠粉爱在制作工艺上变花样。现在最流行的是“抽屉拉肠”,其实老广州记忆里的是“窝篮拉肠”和“布拉肠”。
“窝篮拉肠”,把米浆倒在“窝篮”上蒸制,水分会从扁平的竹编篮里蒸腾出来,米皮轻薄,米香会更加浓郁。
窝篮拉肠,图源@广州吃货研究所
而“布拉肠”,则是把充满孔洞的布作为盛器,米皮白皙细腻,蒸熟后用刮刀刮起。
布拉肠
现在配料较之以前丰富,却依然不能喧宾夺主。传统些的人,连肠粉摊鸡蛋都不能容忍——浓郁油香和豉香回味下不能掩盖的米香,才是广式肠粉的灵魂所在。
而潮汕肠粉的做法大抵相同,都是抽屉肠粉,都爱用蒜头油、菜脯。
潮汕人则继承了客家小吃一贯的特性,小小一碟肠粉里也能包罗万象,一碟肠粉即是一叠小宇宙。尤其是靠海吃海的汕头人,最爱在肠粉里加入蚝仔和鲜虾。
汕头肠粉
但酱汁才是潮汕肠粉真正的灵魂,层次极为丰富。
潮汕人自己内部也有颇多理解,甚至每个店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用花生酱、沙茶酱调出浓香,有的用鹅的卤水汤汁,也有用油葱和肉末提升酱汁的油荤气。
潮州比较常见的沙茶酱和花生酱调汁,汕头偏爱酱油和卤汤,揭阳则是骨汤和卤汁。
最后要是再撒上一小把芫须和菜脯,讲究的还要炸一炸菜脯做油,那就更香。
炸菜脯油,还有红葱油,炸完都很香,能极大提亮肠粉
3
广东哪里的肠粉最好吃?
在北方人看来,广东的肠粉不过是软绵绵的一坨浇上酱汁。但广东人是对自家肠粉有很深的自豪感。
丰顺丨捆粄
捆粄,和簸箕粄做法差不多
千里迢迢来到粤西北的客家人,把对春卷的思念寄托给捆粄。如果把米皮换成春饼皮,你会惊讶地发现丰顺捆粄和北方人常吃的春卷别无二致。
和很多客家小吃一样,捆粄馅料必须要实在且丰富:豆干、咸菜、香芋、韭菜、萝卜、瘦肉、豆角、鲜笋、萝卜干……
先炒好馅料,再蒸粄皮,然后用包春卷的方式把馅料包起来,可以淋酱汁也可以不淋。
湛江丨猪肠粉
湛江人的猪肠粉,是没有馅儿的,更像是一道菜。
米皮蒸得很薄,同心圆般卷起数层。咸甜酱、米酒醋、香油等打底,撒上蒜米和芝麻,主打的就是一个香字。还有升级版的啫啫粉,就是把素的猪肠粉以煲仔的方式烹饪,也是湛江人的创意。
广州丨炸两
炸两,一种把肠粉和油炸鬼(油条)混合而产生的小吃。
据说是当时店家能让穷人同时吃到两种早餐而创新的,但有人强烈反对炸两的口感,认为它破坏了烧卖的名气:油条浸了汤软软烂烂,真不如再要一根酥脆的油条。
普宁丨肠粉
普宁,那个以豆酱独步潮汕调料江湖的地方。
当地人对调味有着浓烈的兴趣。肠粉的酱汁——该叫汤汁,调制成羹状,淋得特别多,甚至可以拿勺子舀起来喝。常常有人肠粉没吃完,汤先喝完了。
作者:24季私享家
来源公众号:24季私享家(fanmei-1)
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