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商圈超300家餐企垃圾分类“达标”

2020-05-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全市垃圾分类迎来“大考”,各商圈准备好了吗?记者上午了解到,目前,西单商圈的零售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类台账,超过300家餐饮企业各项垃圾分类“达标”。此外,包括石景山在内的多地区,也开始试行综合商场“不分类、不收运”的新政。

探访一:星巴克咖啡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刀叉吸管变纸质

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西单华威一楼一家星巴克咖啡馆内。“咖啡渣、茶叶渣属于厨余垃圾;纸吸管、热杯、茶包袋、纸巾属于其他垃圾;洗净的塑料瓶、牛奶盒是可回收物;电池、灯泡属于有害垃圾。”一谈起垃圾分类,星巴克的工作人员脱口而出。原来,从《条例》实施之前,星巴克的员工便已开始反复背诵垃圾分类的知识,如今,哪种垃圾如何分类早已印入每个员工的脑中。就拿茶包来说,茶叶渣会倒入厨余垃圾桶,而外面包茶叶的小口袋则扔进其他垃圾桶。

记者注意到,星巴克内摆放的垃圾桶一共设计了3个不同的投放区,专供店内的顾客使用。贴有蓝色标签的圆形投放口主要投放清洁的塑料杯、杯盖、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贴有绿色标签的投放口主要投放食物残渣等厨余垃圾;贴有灰色标签的垃圾桶则用于投放纸巾、纸杯、纸吸管等其他垃圾。

“星巴克北京市场所有门店都进行了垃圾分类区域改造,在门店公共区域、吧台、后区设置分类垃圾箱,并在一旁放置引导标识,帮助顾客有效进行垃圾分类。”星巴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不仅如此,星巴克北京市场所有门店还特别研发了直饮杯盖,并用纸质吸管取代塑料吸管。

按照《条例》的要求,餐饮企业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过去,顾客如果点了蛋糕、沙拉等餐食,我们会提供塑料或木头的的刀叉、勺子。现在除非顾客主动索取,我们不会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卖也已经同步,不会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若顾客需要,需额外进行勾选。”工作人员解释说。在柜台上,记者还发现了可降解餐盒、用再生环保材料制成的随行杯、笔记本等一系列用品,所使用的再生环保材料,都是由星巴克门店回收的咖啡渣再造而成的,材料中的咖啡渣含量超过30%。

收集来的垃圾如同分类存放?记者看到,星巴克所在的华威商场专门设置了垃圾房,用来统一存放分类垃圾。垃圾房内设有监控,收集容器按照品类摆放。如果发现错误投放的商户,则可以根据录像追根溯源。

探访二:海底捞剩饭菜“油水分离”

上午11点半,海底捞火锅西单店已进入就餐高峰期。随海底捞火锅西单店经理王丹丹进入后厨,记者发现,顾客吃剩的锅底和餐食被接连不断端入后厨。后厨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忙碌着,将餐具简单擦拭干净后,放入旁边的餐具篮内;纸巾投入其他垃圾桶;可乐罐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锅底和剩菜则倒入餐车大小的特殊装置“油水分离器”内进行处理。

齐腰高的“油水分离器”,台面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圆孔,火锅锅底和剩菜倒在台面上后,后厨的工作人员立刻抄起短把铁铲,对台面上的食物进行翻炒、挤压。伴随哗哗的水声,餐食中的水分和油脂,源源不断从小孔漏入油水分离器底部。工作人员用铲子将沥干后的剩菜渣子铲进厨余垃圾桶。“餐食中的油脂会沉积到桶内单独设置的油脂储存层,桶内分离出的水分,会沿着桶身接出的水管,流进物业专门设置的隔油池中,进行二次脱油。”王丹丹解释说,如今,全市每一家海底捞都设置了油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油脂和厨余垃圾每天称重、记录后,分类运走。“每天差不多能运走油脂100公斤,运走厨余垃圾360升左右。”

记者了解到,对于中餐来说,厨余垃圾中的水分有时能占比超过总重量的一半以上,脱油脱水后再进行清运,有时比连汤带水混装混匀能垃圾减量近半。

年底西城公共机构全面强制分类餐厨垃圾100%规范收运

记者了解到,西单商圈由13家大型商超企业和3600余家各类中小商户组成,包括餐饮单位312家,其中10家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目前,西单商圈的零售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类台账,超过300家餐饮企业在物业公司管理下,各项垃圾分类符合标准规范。按照要求,垃圾分类台账要达到100%、垃圾分类设施100%规范设置、垃圾分类条例100%规范执行。西单商圈大型商场的美食城和餐饮档口交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各家餐饮企业后厨标准容器和标识配备齐全,各类垃圾按分类标准堆放于垃圾房,并配置油水分离装置,分离收集产生的含油废水。以西单明珠商场为例,垃圾减量率已达65%。

记者从西城区城市管理委了解到,目前,西城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全面开展。目前包括中直机关、国管局、驻京部队等98家和区级党政机关84家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餐厨垃圾企业4274家已全部规范收运且开展了垃圾分类。到2020年底,西城公共机构全面开展强制分类,餐厨垃圾规范收运率达100%。

来自市城市管理委的数据统计,2019年全市垃圾生产量为2.77万吨/天,而目前全市的垃圾处理能力接近3.3万吨,处理能力能够满足需求。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楠 方非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