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后,立案法官已完成了网上立案审核、出具了保全裁定,并用微信向公安交警大队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民事裁定书。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隔离了传统的办案、办公模式。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按照上级法院安排,赵县法院于2月3日春节假期结束前发布了通告,暂时关闭诉讼服务中心和申诉信访场所,停止现场办理相关业务,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法院工作的负面影响,该院迅速部署,依托前期“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将审判、执行活动搬到了互联网上,努力让立案“不打烊”,审案“在云端”,执行“网上战”,“互联网+诉讼”正在这特殊的时期凸显出便民利民的作用。
为了让群众及时了解网上诉讼的方式,赵县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户外张贴、门户网站、LED屏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网上诉讼指南,充分利用电子法院和移动微法院系统为群众提供网上立案服务,对网上提交的立案申请24小时内审查,审查合格的当即立案,不合格的一次性告知补充材料及相关理由,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节后上班以来,共接受网上立案25件,审查通过15件,立案法官网上送达了受理案件的相关法律文书,已有8件完成网上缴纳诉讼费,审查未通过的10件案件均一次性告知补充材料,切实保障和满足了群众的立案需求。
鉴于群众对于网络应用熟练程度不同,为了及时回应群众的诉讼服务需求,该院在两路12368诉讼服务热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固话87297025诉讼服务电话,为来电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诉讼指导、查询案件进展、办理信访事项等,节后上班以来,立案庭坚持“抗疫”和“诉讼服务”两不误,在积极参加党员志愿者疫情防控组织工作,做好日常诉讼服务中心的清洁、消毒等工作的同时,诉讼服务热线共接到群众来电60余人次,均予妥善答复,达到了群众满意的效果。
为了让公平正义不缺席、不迟到,赵县法院积极推进视频云调解系统和互联网庭审系统应用,春节假期结束后,使用钉钉视频会议,分两期对法官、书记员组织了互联网法庭庭审系统的培训,培训后法官、书记员自发进行了测试试用,做到了一线办案人员全部会用,为网上庭审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视频培训会议讲解当事人线上笔录签字)
对于诉讼案件,法官积极使用网上送达、网上证据交换、电话、微信、邮寄等各种方式推进案件审理,对于符合网上开庭条件的案件,征求当事人意见后,法官在网上开庭进行审理2件,庭审第二现场的当事人均反映良好。2月3日已来,赵县法院网上开庭民商事案件2件,全院结案27件,其中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调解结案3件,诉前(诉讼)保全4件,通过网络查控等方式办结执行案件4件,及时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光阴荏苒,不因疫情而停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院干警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组的指挥,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在积极参加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迅速转变工作方式,赶上时代的要求,通过网上办案确保已受理的案件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了及时、有序的审理,这些踏于云上的脚步,每一步都是踏于实地,坚实地扛起了群众对于司法的期望。
(立案庭 审管办供稿)
来源:赵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