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醉美利州观音岩石窟

2020-04-22     成都微视点

女皇故里、康养利州!

川北门户、凤舟之乡!

为切实摸清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推进文旅资源有序开发,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根据省、市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安排部署,2019年10月,广元市利州区启动了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预计2020年7月全面结束。目前,全区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引导全民参与普查,推进普查成果共享,特推出利州文旅资源普查宣传专栏,欢迎大家关注、分享、参与!


观音岩石窟位于广元经济开发区盘龙镇兴民村2组。2006年,观音岩石窟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千佛岩摩崖造像。



观音岩石窟座东向西,摩崖造像分布于南北区全长约500余米,现存龛窟129个,题记25方。南区长240米,高35米,北区长310米,高29米,造像均为唐代所凿,现存最早的造像约开凿于唐开元初年(713年),造像最盛期是天宝十年(751年)到天宝十五年(756年)间。以后,一直持续到中唐,现存最晚的题记为大和七年(833年)。



观音岩造像主要以摩崖龛像为主,洞窟少见,龛形以外方内圆拱形双重龛为主,另外有中心坛式窟和方形龛两种。崖面布局采取分层排列,布满崖壁,雕刻细致,造像精美。题材主要以观音数量最多,其次有释迦、阿弥陀、弥勒、文殊、志公、托塔天王等,另外,还有地藏、药师佛、十一面观音等密教题材。



观音摩崖造像位于由陕人川的古代金牛古道上。从题材内容、造像风格以及雕刻水平等方面看,都称得上是川北地区盛唐时期摩崖造像艺术的代表作,是广元地区除皇泽寺、千佛崖以外又一处十分重要的石刻,对研究广元地区盛唐至中唐时期的造像以及广元石窟的分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转自:利州旅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Ev6oHEBfwtFQPkd6t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