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妈妈一个人在外面,
不知道在受什么样的苦,
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的心里总是很疼。
这么多年逼着自己变强大,
好将她找回来。
可当我完成了我们的约定,
坐在未名湖畔,
却仍然不知道妈妈身在何处。”
1
王红刚生活的县城,
坐落在重庆边的山区里。
在他的记忆中,
妈妈能里能外,
主持家务,还会去码头做搬运工。
在那个九成都是男工的地方,
身高刚过1米五的妈妈,
身上常常负着八九十斤的货物。
瘦弱的肩膀上是生活的重担,
更扛着三个孩子的未来。
重庆多雨,泥巴路滑。
雨天,搬运重物的妈妈踉跄了几步,
只听“砰”的一声,
她的膝盖跪在了地上,
腿部汩汩地流血不止。
但妈妈那天没有舍得休息,
她说:“多搬一次货物,就能多挣一点钱。”
其实,读书时妈妈一直成绩优异。
高中的时候,
老师让大家分享自己最想考入的大学,
只有她写下“北京大学”。
然而高考前一场大病,
让妈妈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王红刚第一次从妈妈口中听见,
“北京大学”这四个字,
是在他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夜晚。
也许那时的他,
不懂这四个字背后的憧憬与不甘,
但是他却记住了妈妈的话,
“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
因为总是与爸爸吵架,
妈妈多次在暗地里偷偷抹泪。
2002年,王红刚从学校回到家,
却得知妈妈已经去了广东打工。
妈妈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
走之前她流着泪立下了十年的约定
“十年之后,妈妈就会回到你们身边。”
王红刚觉得妈妈说的一定是气话,
妈妈很快就会回家。可是他错了。
3
王红刚曾去妈妈来信的工厂寻找,
也走过广东省的很多县城,
并没有找到妈妈的任何线索。
最后的希望,就是等妈妈十年。
而他,也要完成妈妈的梦想。
2010年,王红刚如愿考入北京大学,
成为了物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走在未名湖畔的他内心五味杂陈,
少了妈妈在身边的陪伴,
他的人生永远不会完整。
王红刚和妹妹一年年地数着。
然而十年过去了,
妈妈仍然没有回来…
外公在弥留之际,
嘱咐家人为他录一段视频留给妈妈,
“素华,你怎么出去就不回来了呢,
我想你都想怕了。”
4
妈妈走后,
王红刚尝试着担当“妈妈”的角色。
他用每学期获得的奖学金,
帮助两个妹妹上学。
他永远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晚上,
妈妈用特殊的方式打开子女心灵的窗户,
撒播下知识的种子,
让懵懂的孩子瞥见世界的繁华与精彩。
王红刚的荣誉证书
32岁的王红刚如今是一名IT工程师。
两个妹妹也都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
兄妹三人每一次回到家乡,
都会给村里的孩子们传授知识。
而这个村子已经走出了二三十位大学生。
不知道漂泊在外的母亲的安危,
那种疼痛与牵挂是不能被任何所替代的。
爱心寻人团寻找的脚步,不会停歇。
栏目组呼吁您的爱心转发。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人在为你守候,
愿所有的分离,
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