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都在塑造平原,为啥钱塘江创造了一个杭州湾?

2020-07-03   紫侠

原标题:长江黄河都在塑造平原,为啥钱塘江创造了一个杭州湾?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部分大河都在河口处塑造平原,比如河流三角洲和沙岛,长江口有个崇明岛,就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的,而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携带的泥沙塑造了整个华北平原,现在还在慢慢填平渤海。

但是国内有条河是个例外,它就是钱塘江。钱塘江的河口处没有冲击平原,反而是一个巨大的入海口,它就是杭州湾。杭州湾是国内河流入海口当中最宽大的,最宽的地方达到了95公里,呈现喇叭的样子。每年这里都会形成钱塘潮,巨浪涌向岸边,最高可达到9米。一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欣赏。这跟长江不同。长江河口处有三角洲平原,而且还创造了崇明岛等多个小岛。为什么钱塘江会形成海湾,而没有淤积泥沙形成陆地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钱塘江的总长度只有522千米,是浙江最大的河流。浙江本身地势不高,再加上钱塘江长度有限,故而这对钱塘江的年径流量和含沙量都带来了影响。钱塘江的年径流量只有290亿立方米,不到长江9600亿立方米的零头。如果说含沙量的话,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高达16亿吨,而钱塘江则只有500万吨,和黄河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一条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相当于320条钱塘江。长江的年输沙量也有5.2亿吨。这是钱塘江未能塑造河口平原的主要原因。沙子太少,流量有限,自然无法形成冲积平原。

那么问题又来了,就算泥沙量不够,那日积月累也有不少,为什么钱塘江的入海口到现在还是个海湾,完全看不到任何冲积的痕迹呢?

这就跟杭州湾的地形有关了。

杭州湾的南边,是一处丘陵地带,北边也有丘陵,但长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钱塘江口的两侧都受到了长江泥沙的影响,形成了大片陆地,这才形成了钱塘江口的喇叭状。但是我们知道,喇叭状的海口最容易引起海水冲刷内陆,向陆地侵蚀。

在海浪的侵蚀下,杭州湾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让杭州湾的喇叭口越来越大。在钱塘江口的农田经常被海潮冲刷而无法耕种。为了防止海水侵蚀,杭州湾在历史上曾多次修筑堤坝,目的就是防止海潮的侵蚀。

大家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