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大峪镇大坪村来了夫妻搭档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寿永
“大坪组贫困户房羊生家住房一直存在安全隐患,不同意异地搬迁,经镇政府、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屡次动员、劝说,今天终于同意搬迁啦!”说话的是舟曲县大峪镇大坪村扶贫路上的“夫妻搭档”、一对八零后夫妻——严军鹏和妻子洪艳珍。
夫妻同心 驻村帮扶
严军鹏,舟曲县统计局职工,大峪镇大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妻子洪艳珍,大峪镇职工,大坪村驻村干部。两人于去年10月到大峪镇大坪村驻村帮扶,原本工作性质不同的两人有了共同的工作目标——脱贫攻坚,共同话题也更多了,他们一起走访入户调查、分析致贫原因、发展致富产业,成了扶贫路上的“夫妻搭档”。
大峪镇大坪村
据了解,大坪村属汉族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81户1077人。现有耕地面积209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96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土豆、蚕豆、荞麦、小麦等,经济作物有中药材、冬播油菜籽、核桃,群众的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中药材、育苗、核桃为主。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户309人。
“我2012年10月参加工作后就分配到了大峪镇,那时他在这里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们在大峪镇相识,在驻村工作间相知,在脱贫攻坚中相恋。”妻子洪艳珍说起往事满脸幸福。“人生路上,有你,真好!扶贫途中,有你,给力!”丈夫严军鹏不失时机地秀了把恩爱。
结合实际 产业扶贫
刚到村里时,不少村民看到年轻的严军鹏夫妇来扶贫,议论纷纷:“这么年轻的驻村干部,怕是吃不了农村的苦,我看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走人。”
“夫妻搭档”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
面对村民的质疑,严军鹏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来到大坪村后,严军鹏夫妇携手走村串户,挽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广泛了解村情民意,经过入户走访,发现村子缺少引领带动性的富民产业,绝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村里近半土地撂荒。
大坪村台子组种植的中藏药材大黄长势喜人。
“要带动贫困村发展,一定要找对适合当地的产业。”严军鹏说。结合大坪村大面积土地撂荒问题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严军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壮大以中藏药材、经济林果、特色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2018年底,该村经济收入达到11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5839元增加到7720元,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笑容多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改善人居 美化庭院
除了发展产业,严军鹏和洪艳珍十分重视大坪村的人居环境问题。针对大坪村牲畜乱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部分贫困户院内还未硬化问题。去年11月,在严军鹏夫妻的协调带动下,大坪村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组织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对村部沿路的白色垃圾、沿路“牛皮癣”进行了彻底清理。目前已实施庭院硬化项目20户,每户已落实补助资金3000元,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
村部沿路平整美观。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现在党的政策真正好!这两个娃也不容易,把自己家里顾不上,还天天走东跑西为我们操心,感谢党!感谢你们!”台子组贫困户熊佛成说起严军鹏夫妇竖起大拇指。
愧对家庭 无怨无悔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大坪村夜晚的宁静,正在村委会办公室加班的严军鹏心头一震:这么晚了,妈妈怎么还会来电话?只听电话那头母亲焦急地说“军鹏,宁宁肚子疼了一天了,现在又在发高烧,吃药也不管用,这可咋办呀?”“妈,您先别急,我和艳珍这就往下赶!”万分焦急的严军鹏安慰着母亲。赶到家里,看到发高烧的孩子迷迷糊糊喊着“爸爸、爸爸”的时候,严军鹏的眼角湿润了。
“我爸今年53岁,在县良种场工作,2018年3月份被组织安排到武坪镇坝子村帮扶,也成为了帮扶队员。我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但还是坚持帮我们带两个孩子,我们两口子只能抽空轮流去看,每月也就能见娃一两次,亏欠母亲和两娃的太多太多了……”说起家庭,严军鹏满是歉疚。
工作中的小夫妻信心满满。
“我们一家三口都加入到扶贫这个大队伍中,我自豪!群众的事没有大小,再苦再累都值得!作为一名帮扶队员,能和大家一起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说起工作,严军鹏满是信心。
严军鹏夫妇只是舟曲县众多投身于脱贫攻坚第一线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截至目前,大坪村已脱贫61户236人,未脱贫户28户73人。全县范围内正在深入开展夯基础补短板、强产业促增收、抓党建促脱贫“三大行动”,各级党员干部全力冲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稳定脱贫、早日致富,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这对“夫妻搭档”舍“小家”顾“大家”,带着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带着对这片热土的无限深情,继续奔走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