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拉动销售?伊利、君乐宝、完达山、小洋人……多家乳企都在尝试这种模式

2020-02-18     新乳业newdairy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聚集”成为敏感词,而消费者或自发或被动组成了以小区为单位的固定高频需求单元,直达 C 端的配送服务迎来爆发期,不止零售、餐饮行业津津乐道,以伊利、君乐宝、完达山、小洋人、得益、雪峰等为代表的乳企也纷纷加码入局,其中“社区合伙人”成为焦点方向。

那么,“社区合伙人”有着怎样的人物画像?其中的利润如何分配?该模式是否适合所有品类?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企业在探索初期的实践案例。

近日,某乳品品牌风风火火地招募社区合伙人,开启线上运营平台,并在初期取得单天销售 300 提,三天累计订单超 1000 提的可喜成绩。

据了解,在运营初期,企业通过精准画像,将社区合伙人定位于宝妈及有社区资源的人群,通过建群人拉人的方式,成功建起百人以上的微信群。

之后,企业通过培训快速让合伙人熟知“产品卖点话术、价格体系、销售政策”等。然后,合伙人把开团后收集的订单发到企业指定邮箱,附上打款明细,最终生成订单。接下来,企业将在次日或者两天后配送到指定地点,完成订单。

据了解,社区合伙人的产品配送有三种形式:

1、本地城区配送:10 提起送,由当地配送商送到合伙人手上,再有合伙人进行二次配送;

2、京东快递:1 提起送;

3、物流配送:50 提起送,产品率先送到合伙人手上,再由合伙人进行二次配送。

不难看出,该模式每天集中配送,降低了一单一单交付的成本,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

对于利润分配,该品牌相关人员表示:为了激励合伙人,企业主要以单次订货返利、累计订货返利、前三天追加返利的形式进行结算。

举例来说,倘若本城区单次订货 10 提,每提则返 3 元;单次订货 30 提,每提返 4 元;单次订货 50 提,每提返 5 元;截止到月底累计完成 300 提,追加返利 300 元。

诱人的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伙人的积极性,而这也是企业在推广初期取得喜人成绩的原因之一。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推广前期,为提高合伙人积极性,快速拉动销售,企业确实投入一定成本。后期企业将通过整合产品品类,拓展 SKU,加大产品组合销售,进一步探索与尝试。

下图为某经销商的产品配送组合(图与案例无关)

延伸阅读

除了利润分配、产品配送等问题,针对大家关心的关于社区合伙人画像等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整理汇总。


Q:到家业务,社区团购、社区合伙人,这三个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有什么关系?

A:到家业务是一种交付手段,它包含零售外卖,餐饮外卖,社区团购。社区团购是连接用户的营销手段,它属于到家业务范畴。“社区合伙人”又可称“社区团长”“社区小老板”,它是企业推行社区团购,链接 C 端的重要一环。


Q:什么人更适合担任社区合伙人?

A:社区便利店老板、老板娘,菜鸟驿站站长、物业管理人员、宝妈。

企业在招募合伙人初期,率先问以下三个问题:是否有社区微信群?群内有多少人?是否是群主。无疑,以上几个身份更便于链接社区用户,因此他们与企业的招募对象更为契合。

下图为某社群以接龙的形式售卖产品:

Q:社区团购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A:一是适合家庭消费的刚需产品;二是计划性购买产品;三是较低的客单价;四是较高的购买频次。


Q:什么品类更适合做社区团购?

A:基于以上特征,以下品类会更适合社区团购业务,如:生鲜、方便食品、乳制品(酸奶、牛奶)、一次性桶装水、米面粮油、调味品。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品类适合社区团购,比如功能饮料,从消费场景来看,功能饮料更多是在户外消费,因此其通过社区团购的方式进行销售并非十分适用。


总而言之,社区合伙人作为企业在疫情期下应急的手段,我们难言这个模式成功与否,但在在特殊时期,乳企通过这种模式来影响消费者,提升品牌力,又有何不可呢?


来源:食品板。文章仅用于行业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编辑:新乳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B0WXABgx9BqZZImB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