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德纲还没有红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相声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这个时候老一辈相声人陆续走向幕后,年轻一代相声人则大多向小品、影视方向转移,似乎只有牛群、冯巩在独霸荧屏。而就在这时,似乎一夜之间,一对南方相声演员异军突起,形成了和牛群、冯巩相抗衡的态势,这对相声搭档就是奇志、大兵。
那段时间,“北有牛群冯巩,南有奇志大兵”,是相声界的基本盘面。“奇志碰大兵,有理说不清”这句曾经火遍全国的话,因为两人的裂穴,却再也听不到了,甚至可以这样说,自从奇志、大兵分手,中国再没有了南北相声之分。
有人曾专门分析过两人裂穴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或者性格不合,或者分钱不均,或者理念不同,但分析来分析去,他们的裂穴原因一直都是个“谜”。
奇志,本名杨其峙,1952年出生于辽宁却在山西长大,1970年参军入伍从事部队专业文艺工作,在部队搞了十几年的相声创作和表演,1984年转业后,他为了照顾妻子“入赘”到长沙,从此在湖南扎根下来。师父是侯耀文;大兵,本名任军,196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师承李金斗。两人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代表作品有《白吃》《喜丧》《远亲不如近邻》《我是110》等。
大兵与奇志的第一次见面应该追溯到1984年。也就是那一年,奇志和当时的搭档在公园排练时遇到了正上中学的任军,14岁的任军连续几天都来看他们排练,后来告诉奇志说非常想跟他学相声,奇志看这孩子长得灵透也热爱相声就开始辅导他。之后任军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声乐,毕业后参军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后来回到地方,1995年,在大兵提议下,两人开始合作,在歌厅说相声、演双簧。
两个人一个说普通话,一个说湖南味普通话,互为捧逗。在经过了遭冷脸、被人打、被敲诈等一番艰难困苦之后,逐渐形成了“奇志碰大兵,有理也讲不清”的鲜明特色。
1996年,奇志大兵组合开始收获累累硕果,他们在长沙城里声名鹊起。两人“乘胜追击”,通过惊人的创作力推广自己的相声,同时又借助电视媒体的力量将自己推向了全国。
等到1997年,奇志大兵组合红透湖南。随后的几年,两人在央视相声大赛、综艺大观、元旦晚会、春节晚会、元宵晚会等都多次得到亮相机会,几乎在“一夜之间”,这对黄金搭档从红透湖南变成了红遍大江南北,到了这个时候,便有了“北牛群冯巩,南奇志大兵”的说法。
然而,两人最终还是裂穴了,正式裂穴的时间是2003年2月28日。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们的分手“蚁穴”竟然是源于一次小小的艺术争执。
就在正式分手的一年前,当时奇志提议写一个《治感冒》的段子,但大兵却对《治感冒》没有什么兴趣,于是,两人在办公室里就因为艺术创作的分歧发生了严重争执。就在当晚,按计划本是两人在长沙几家歌厅有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却只有奇志一人,没办法,奇志临时和歌厅的主持人合作讲了几个小段子,才“蒙混过关”。
虽说这一次是一件有关作品包袱多少的分配争论,看起来不起眼,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话语权的争执以及大兵火了之后有些瞧不起自己的搭档的问题。据后来奇志在参加湖南卫视专访时透露,那个时候已经有人在中间传话,说大兵现在身价已经与过去不同了,他不打算继续和奇志搭档,即便搭档,也要把大兵的名字放在前面。
事情僵持到2003年2月28日,就在演出后的深夜,大兵给奇志打来电话,主动捅破了窗户纸:“奇志,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我们分手吧。”沉默了一会儿,奇志无奈的回道:“那好吧,我祝你一帆风顺。”至此,一对黄金搭档和平分手。后来,奇志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当晚他睡了个好觉,觉得就像离婚一样,离婚前最难熬,一旦离了就放心了。但其实,他的徒弟却说,师父当时很伤心。
和奇志分手后,大兵选择了与赵卫国搭档,但佳作寥寥,负面新闻却不时见诸网络。而奇志虽然调入了铁路文工团,也收了新徒弟,但搭档不固定,没有好作品,人们便也很难在主流媒体看到他的消息了。
这一对“天作之合”黄金搭档的裂穴,真的让人无语、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