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洁演绎温情版《蝴蝶效应》,穿越后的自我改造能否改变未来?

2019-09-23   贰说爱闹

​开学季的到来也代表着青春剧将走上高峰,学生时代的迷茫、困惑、悸动成为人一生最美好的回应与财富,成年后饱受生活磋磨的我们曾多次想“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如何如何...”或重新选择专业好好学习,或趁青春谈场恋爱,然而这些普适性幻想却从没实现,如今《我在未来等你》就切中要害,带领观众重回17岁,开始自我改造。

中年人的崩溃往往在一瞬间,《我在未来等你》的起因也是因为一场无法解释还不能避免的误会。37岁的郝回归(李光洁饰)算不上loser但也没多成功,年近40事业一般,感情空白,母亲突发脑溢血就担心自己归西后儿子的人生大事,为了让妈妈安心治病,也做好别给老人留遗憾的准备,郝回归突发奇想,策划了一场假婚礼给老妈圆梦。

可好死不死,从没出现他生活里的初恋竟然也亮相婚礼直接误会郝回归与假新娘的关系,一系列巧合式的意外接踵而至把婚礼闹得鸡飞狗跳,郝回归不仅跟好朋友闹翻,就连婚礼真相也被捅了出去,这下在全部人脉关系眼前丢了脸,郝回归狼狈不堪却在昏迷中完成伪时空穿越,个人意识居然自主穿回了17岁那年。

这个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婚礼丢人、意识穿越、自我改造?俨然又是一款《夏洛特烦恼》的人生命题啊,但仔细研究剧情,与其说《未来》是《夏洛》的高阶改造,不如说是一场自我救赎的温情版《蝴蝶效应》。

2004年上映的《蝴蝶效应》至今都是科幻惊悚题材的巅峰之作,电影的内核就在于讲述“如果当初不这样,现在又会如何”的假设循环,男主用1年的时间多次往返于童年创伤断片点,试图通过改造关键行为来完成个体和他人生命的救赎,多次穿越有成绩也有全新伤害,一切就像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也无力回天。

而《我在未来等你》在剧情设定上也有《蝴蝶效应》的影子,但使用的风格与表达方式要温情幽默很多,37岁的郝回归自主选择回到17岁,与当时还没改名的自己刘大志(费启鸣饰)重逢,成为17岁自己的班主任,自己做了自己的班主任,这种设定下“自我改造”变成“自己与自己的斗智斗勇”,笑料百出同时给了观众打破“外祖母定律”的全能自由感。

郝回归发现了37岁和17岁自己的师徒关系立刻兴奋的实施起自我改造计划,说什么也要把年少时调皮的自己带回正途。刘大志逃学,郝回归就请家长,一方面高兴于自己能再见年轻健康的妈妈,一方面还能施压让家长管教刘大志,然而这个熊孩子居然雇人冒充妈妈,郝回归就顺水推舟,不提逃课一事,反而对刘大志大加夸赞,气得刘大志白花了冤枉钱。

而在青春戏的处理上,青梅竹马的设定也是必要元素。其实很多小伙伴觉得国产青春戏太假就是因为其中过多的感情表露不合实际,多少人30多岁还母胎solo,上学时就更是个啥也不懂的麻瓜,而《未来》对悸动的设置就比较巧妙,没让主角生猛的恋爱,反而展示情窦初开的小暧昧,喜欢哪个姑娘就使劲儿欺负她,但在受委屈时第一个跟着心痛,这样的处理更符合国情实际。

《未来》的所谓穿越明确交代了是主角的意识回归,相比《蝴蝶效应》少了悬疑色彩,但在风格上更贴近“要改变遗憾”的小人物心理,至于郝回归的自我改造是否成功,这场穿越对未来的影响,这些看点还需电视剧在未来渐渐铺开。

复杂的剧情人物设置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更高高,男主饰演郝回归的李光洁资深戏骨,在这部电视剧的表演依旧在线,婚礼中的代表成年人的痛苦嘶吼,到回到过去一副“大干一场”的希望和冲劲儿,每个眼神动作都传递出角色当时的内心所想,这次饰演温情版《蝴蝶效应》李光洁成为电影中引导观众回到过去的“伊万”,他的表情自然真挚,即便没有台词也能感受到角色情绪。

其实,这种穿越题材对于结局的设定把握很有限。电视剧探讨了命运的话题,郝回归不满现状,将现在不成功归结于年少的不努力,这种不满也刺痛不少人的内心,都希望万事顺遂,可现实就是打击+残酷,改变这个新伤又会来临。与其为无法改变的事煎熬,不如把曾经的遗憾化成经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挣扎向前才是弥补缺憾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