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封缸酒,从辉煌到没落

2019-10-23     宜丰会长大叔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走进位于塔岭北路60号的封缸酒厂(现九江市轻化集团办公处),见眼前那人那情那景——一汪凄凉悲怆之秋水便不由地在胸腔里翻腾起来。

曾经笑傲了半个世纪的封缸酒,终于在改制政策下顺利“引产”,真不知是该庆幸于一大笔债务的豁免,还是该惋惜于一代“老字号”黯然谢幕的颓唐。


原九江封缸酒厂


保留的封缸酒营业厅,现在还有少量封缸酒可售


原九江封缸酒厂办公楼


仓库旧址


米酒灌装处旧址


封缸酒制酒处旧址


封缸酒制酒处旧址

忆往昔,峥嵘岁月几番辉煌

九江封缸酒厂是一家具有生产白酒、黄酒、饮料三大类产品的食品专业厂家。企业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最高水平为1995年,三大类约20多个品种年总产量为6895吨,实现销售收入1801万元,上交税金144万元。

饮料曾是该厂的支柱产品。“封饮”系列产品自然、营养、口味好,符合广大消费者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消费心理。果肉饮料“吉利宝粒粒橙”,获首届全国轻工博览会金奖;植物蛋白饮料“花生豆奶”,纯天然,不含任何香料、色素和添加剂,碳酸饮料产品质量在全国统检中,为江西唯一“三连冠”。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该厂生产的高档浓香型白酒——“陶里流霞”深得陶家酒之功,窖香浓郁,醇厚甘甜,绵柔净爽,回味悠长,1995年11月16日,被指定为京九铁路贯通庆典专用白酒。

黄酒乃酒中珍品,历来被视为“国酒”,陈年封缸酒是其杰出的代表,九江封缸酒厂也因生产此酒而闻名遐迩。


原制酒处一楼,“陶里流霞”宣传模型


原制酒处一楼,“陶里流霞”宣传模型


原制酒处一楼,“陶里流霞”宣传模型


原制酒处一楼旧设备


包装盒依然如新


气场依然十足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白居易)九江陈年封缸酒起源于唐朝元和年间的“绿醅酒”,在九江,流传了几个朝代。至20世纪20年代初,九江酿业兴旺,姑塘镇一酒酱作坊主熊明六酿制的“绿醅酒”和酱菜非常受大家的追捧,在九江颇有声誉。他的徒弟黄鹏云1916年生于九江县姑塘镇。小时因父早世,家境贫困,六岁就在熊明六作坊中做学徒,后作坊主熊明六看其勤奋好学、为人老实,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定下娃娃亲,并将自己的酿酒技艺和制作酱菜的技艺口述传给了他。黄鹏云掌握了岳父酿造“绿醅酒”的传统工艺,为了改进酒易变酸的缺陷,他几年中不停地实验,大胆采用封缸贮酿,使酒出现了橙红颜色并产生了特殊风味。1933年,终于研究出了一个新型的酒的品种,取名为“九江陈年封缸酒”。 后来,黄鹏云自己摆地摊,做小贩,在街上四处叫卖九江陈年封缸酒和自己做的酱菜,他酿制的酒每次都被一扫而空。过了几年,他有了一定的积蓄,便和哥哥黄鹏飞一起合资,在九江开了一家“新利源”。那时的“新利源”,黄氏兄弟俩分工合作,哥哥黄鹏飞经营桐油、秀油,将它们卖给造船、修船的客户,而弟弟黄鹏云则以九江陈年封缸酒和酱菜为主。1945年,黄氏兄弟分家,第二年(1946年),黄鹏云独资创办“黄利源”。直到1956年,黄鹏云响应党的号召,和其他几家作坊加入了第一批公私合营的队伍当中,成立了公私合营黄利源酱园酒厂,黄鹏云被委任为第一任副厂长。1959年,黄鹏云将解放前做过的“九江陈年封缸酒”酿制秘方献了出来,使该酒投入生产。同年,由黄鹏云配置的陈年封缸酒送至北京,周恩来总理喝后,亲定九江陈年封缸为人民大会堂宴会指定用酒,九江封缸因此声名鹊起。

1963年,九江陈年封缸酒被评为江西名酒。1964年出口外销,深受国际市场欢迎。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酒。1984年,九江封缸酒登峰造极,获全国轻工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7年获首届中国黄酒节特等奖;1988年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历年来获奖二十余项。


散落一地的糠


瓦缸乱砌


九江封缸酒属甜黄酒,酒精度小于13度,大于11度。系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以纯根霉曲糖化发酵,长年封存于宜兴陶缸中,自然发酵,自然陈酿,经二至三成熟,故而得名。具有不加糖而自甜,不着色而自成琥珀色泽,不调香而自发浓郁满都醇香的独特风格。

据悉,九江封缸酒厂最辉煌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封缸酒曾经俏到“需凭票和签字才能拿到现货”的程度。而到九十年代初,在深圳国贸大厦里摆放的江西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封缸酒。曾经,我市一个政府代表团赴日本访问。在多个高档酒专卖店,有两种酒卖价最高,令九江参访人员颇为自豪。因为,这两种酒,一种是享誉海内外的茅台,标价10000日元左右一瓶。而另一种就是九江陈年封缸酒,标价9000日元。

念今朝,断壁残垣几多忧愁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江封缸酒厂开始实行技改,改以生产白酒和饮料为主,封缸酒生产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而推出的太白、陶里流霞等白酒的市场又没有做起来。经年累月,导致企业部分贷款还不上,债务沉重。由于负担重、包袱多,企业最终结束了大规模生产。

2007年,为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经营不善、企业资产与土地闲置、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市委、市政府承担起了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作出加快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这一年,经过艰苦努力,九江封缸酒厂等九江10户国有工业企业申报政策性破产,全部获得批准,共计豁免企业金融债务7.9亿元。

一代“枭雄”就这样破败,几近陨落了。


配制实验室旧址


配制实验室旧址


标语很有特色


上世纪的文件都还遗留着


犹记得99年那次大事件:封缸酒厂400多个工人顷刻间几乎全体下岗,仅剩下二三十位看守厂房打理日常事务。而今见这余下的场面,就像是打了败仗的士兵拼命逃难般,曾经为他们在酒业行当里杀出了一条“血路”的瓶瓶罐罐散落一地,没有人收拾,也没有人去捡拾。文艺点看,像是留着曾经辉煌过的遗迹,悲观一些,就只能当做不管不问的遗弃了。


瓶瓶罐罐


地面有的是镂空的

国退民进后,九江封缸酒厂下岗工人的日子变得更加难过了。08年市本级购买1000个政策岗,相对于几万下岗分流职工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改制后的再就业渠道实在是太少,谋生困难。同时,职工的住房保障也是一大问题。90年代房改时,企业生活区中的平房都未参加,九江封缸酒厂生活区有些职工宿舍经有关部门鉴定属于危房,而有关政策规定危房不能列入房改;有的职工虽然有房,面积却不够,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却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屋里。改制后,职工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住房问题更是无从解决。即使符合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多数人仍无经济支付能力,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九江封缸酒厂的衰落,不是“天灾”所致,而是“人祸”所为。品牌的含金量曾经那么高,把其做死的是营销战略的失误和人为的失职。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倚靠封缸的招牌吸引外资,一旦有了操作资金,封缸酒就或许还有重生的机会。


已经腐蚀的灭火器状的物品


萧条的办公室


旧式电话机

2012年3月,由北京京乐坊酒业有限公司在湖口金砂湾工业园轻工业物流园区投资建设的集生产、发酵和存储为一体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约500亩。整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万吨黄酒、5万吨白酒的规模,年可实现主营业务6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此项目将运用九江封缸酒厂的独特技术酿造。

九江封缸酒此次“下嫁”湖口,终于拿到了翘首以盼的厚重“礼金”。至于能否获得九江人都希望看到的“幸福”?我们也只有满心期盼,静静等待了。


曾给予我们那么多“甜蜜”的封缸酒厂,相信无论怎样,爱酒的人都不会把你忘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ujN_G0BMH2_cNUgHT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