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世界说】联合 【东方出版社】,为过去一周的留言被选为“优秀评论”的读者送出 《走廊简史》。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要穿过无数个过道、走廊或门厅。这些通道空间没有在建筑史、专著,甚至是旅游指南上留名。它们被低估,被忽视,是建筑的基本部件却鲜被热爱。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走廊的权威历史书籍,全面回顾了从17世纪和18世纪的乡村住宅和乌托邦社区开始,到改良后的维多利亚监狱、医院和收容所,到“权力走廊”,再到官僚机构以及二十世纪庄园的走廊的历史。从建筑史到小说,从电影到电视,作者探讨了走廊从一个乌托邦理想变为恐怖电影意象的独特路径。
本书从一个哲思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走廊在现代化构成中的演变,以及它所扮演的文化角色。角度非常新颖。本书表面上写的是走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建筑形式中的功能,实际上却是通过走廊对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考察。作者学识渊博,在阐述走廊的同时也提到了走廊在文艺作品中的众多公用。走廊被提升到了文化意象的高度,会吸引文艺爱好者的兴趣。
作者简介
罗杰·卢克赫斯特 (Roger Luckhurst)
(1967 — )
英国作家、学者,伦敦大学伯克贝克英语和人文系教授,2016年哥伦比亚大学杰出客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当代文学、哥特小说和创伤研究等。他介绍与编纂了包括《时间机器》在内的牛津世界经典系列丛书,并出版了众多书籍:《心灵感应的发明》(2002),《科幻小说》(2005),《创伤问题》(2008)和《僵尸:一部文化史》(2015)等。英国电影学院的系列电影丛书还包括了他分析电影《闪灵》和《异形》的两部书籍。他还常为《卫报》和电影期刊《视听杂志》等贡献文章。
上榜评论
赠书:《人口与日本经济》
我以为,虽然就新加坡全国来讲,新冠肺炎已经进入从危机处置到恢复常态之间的过渡期。但这个时候更是不能大意!事实证明,这种病毒反复无常。所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健康"绿码"还是不能通用的好,是否通用,要严格区分原有地区疫情等级;凡是本地人的,换一个地方就得隔离。这只与疫情需要有关,与地域歧视无关。只有严防死守,外输内控并举,密织防控大网,才能巩固防控成果。
祸患积于忽微,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此前一些地方出现零星散发疫情,正是与种种防控不严有关。为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见绿就放行”,绝不能异化成真、假码都行。
一方面,广大居民必须切实提高抗疫意识,健康码的真伪不仅关系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更关系抗疫大局,重大公共安全面前要不得“嫌麻烦”“图省事”,更不能隐瞒、逃避,一丝小疏忽难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大损失,最终害人害己。
——小马哥
我不觉得街头抗议可以建立有效有力的政权,毕竟这几年的街头抗议多发零散无中心无纲领,绝大多数都会沦为暴力发泄,不能达成任何有效的诉求,但是,回过头来说,普京当政30年了,俄罗斯经济依然没有任何抬头的苗头,ccxv里俄罗斯消息不是炫耀新军备就是驳斥白宫发言,无聊的要命。
——喵小茄歪着头说
默克尔凭借自己能力,在时代发展的红利中为德国迎来了长达16年的发展,堪称贤君。但是时代的转折是无情的,即便是默克尔,也无法阻止“德国低出生率”的魔咒(也是所有发展比较好国家的魔咒),引入移民又触发了本地居民的抵制,极右翼增长。而且正如慕安会提出的“西方缺失”主题,东西方发展的接近,进一步缩小了西方国家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强大的默克尔,还是索德尔,也不可能解决这些致命的时代命题,祝福她的后继者吧,不论是谁。
——一叶知秋
本周推送留言,还有机会赢取 《走廊简史》哦~
请以上读者在本推送发出时间一周内私信小世儿领取图书哦!
( ID:shijieshuozhushou)
END
责任编辑 | 宋莹莹
运营编辑 | 宋莹莹
版面编辑 | 程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