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祺源和他的许氏鹅头红

2019-08-11   金鱼的王者KOG



前言

金鱼名家许祺源,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938年8月20日。最有名的“许氏鹅头红”的培育者。

许祺源是著名世代祖传中医外科主治医师,同时也是著名的金鱼养殖专家,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金鱼养殖技术顾问,中国动物学会会员,无锡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自14岁起业余饲养、研究金鱼达60多年,荣获中国水产学会授予“发展金鱼事业”荣誉奖,并多次应邀担任金鱼大奖赛评委。


1986年11月26日在无锡市城中公园举办全国首例个人金鱼品种展览会,无锡市副市长、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杨陆维亲临展会。1997年4月,许祺源先生应邀出席“中国第四届花卉博览会”,代表江苏省参展,6个品种荣获金奖,同时获得银奖和铜奖各一个,受到江苏省副省长姜永荣、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陆乃勇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许祺源说鹅

最近看到一些鱼友发的一些许鹅的贴,发现跟贴的很多鱼友都不太了解许鹅,以及为什么叫许鹅,所以转许老亲笔贴一份让大家了解了解。

据说近阶段金鱼网站上的金鱼爱好者们及许多关心金鱼的专家、教授和朋友们,均在为金鱼“鹅头红”的真正特征、命名而争议不休,在此,我想谈谈本人肤浅的意见。

首先声明的是现代的“鹅头红”金鱼的名字确是由我所提。那一定有人要问“:你有什么依据和原因会将这种鱼定名为“鹅头红”的?”这还得请各位允许我从头说起。根据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伍惠生教授和杭州市傅毅远先生编著的《中国金鱼》一书记载:早在1962年就有“鹅头红”这种鱼的出现。但从我本人在60年代初见的所谓“鹅头红”也有人称它为“红帽子”或“红头金鱼”,其头顶或头部仅只有一块红色斑块,大者头顶一大片,小者一小块,无固定形状,其红色斑块没有肉瘤或2-3年后出现很少很薄的一点点肉,更谈不上嘴根和腮盖上有发达的肉瘤了。

后来在文革前我在上海新泾鱼类良种场买到了几尾声称“猫狮”的金鱼,其实就是头部肉瘤特别发达的寿星头(俗称虎头)金鱼,回来后,我将家中当时无肉瘤的鹅头红(又称红帽子)与“猫狮”经过几年的杂交、选种,并采用反交、回交等办法,选出了少量头部具有一定肉瘤的,而且头部有一块红色肉瘤的“鹅头红”来。可是在“文革”中我受到冲击,“鹅头红”也遭受厄运,我选好的几百尾鹅头红被抢、偷一空。


直到70年代,我再次将鹅头红采用远血交配,和新雄老雌等方法,进行有意向的杂交、选种、纯化,终于在通过10余年的努力后,又培养出少量的鹅头红。后来送给了一些朋友,也被偷掉了一部分,这样悄悄的传开了。那时的鹅头红周身银白,头顶有红色肉瘤嘴根延至两腮盖已有较发达的肉瘤了。后来在我本人和苏州、上海及一些朋友的共同努力、精心培育下,才养育成今天头顶正中具有一块方方正正红色肉瘤且周身银白无杂斑的“鹅头红”。但这种鱼的遗传基因仍未稳定、养出来的鱼呈全白色的多,真正的珍品不足5%左右,尤其是苏州的几位金鱼场长由于该品种的正品率太低,为了经济效益,所以只能将鹅头红与寿星头杂交,这样出来的红白寿星(虎头)据说客户需求量大,好出口。因此,真正纯正的鹅头红越来越少,北方更为少见。

至于鹅头红的命名不一,北方朋友认为头顶有红色肉瘤,嘴和鳃上无肉瘤的叫鹅头红而将顶有方正红色肉瘤,嘴根及两鳃盖有发达肉瘤的鹅头红,却称之红头寿星头(或虎头)这与我们南方特别是江、浙、沪一带争议不休.

在此,我想谈谈我肤浅的意见:首先我说这种鱼(因为它的遗传基因尚未稳定,正品率还没有达到30%以上,故不能称它为一个定型品种,它不象鹤顶红以基本定型,已被人们公认。)早在61年我就培养了、至少可以说我早与全国许多金鱼爱好者一样参与了它的培育工作。


我为鹅头红命名的依据有三点:

1、据前所述资料早在1962年已有鹅头红的记载。

2、我多次查阅了《中国动物学辞典》(P2314)上面写有这样一段话:“鹅的嘴扁阔,嘴根有肉疣,而雄者较膨大。……”的记载,同时,众所周知鹅在颈的两侧有膨起的素囊,它阔过头部。又查《简明中医辞典》记录(P64)疣-病名,又名千日疮。……小者如粟米,大如黄豆,突出表皮,形如花蕊……。就凭上述两书的记载,就可足以证明“鹅头红”鱼的嘴根必须存在肉(疣)瘤。经过我和同道的共同努力培育下,现在鹅头红的肉瘤延至鳃盖,更为珍稀。这一点完全是有根有椐的,决不是我凭空想象,或别出心裁乱加命名。这是依据二也是主要依据。

3、鹅头红这种鱼是我亲手培育或者至少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早与全国金鱼养殖家、师傅们和广大金鱼爱好者一样,很早重视培育了这种金鱼。所以我给它定这个名字包含着我一生苦劳和几十年的心血,予以纪念,我想许多鱼友也能理解。当然,我们比不上国外,在国外某人培育出一条锦鲤他们就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如:锦鲤中的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等)。以上这就是我定这种鱼名为“鹅头红”的理由和依据。


但是,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这样的能量要全国金鱼爱好者统一称这种鱼为“鹅头红”,同时我也承认鹅头红这种鱼有寿星头的血缘或有其遗传基因在内。所以,有人称它为红顶寿星(或虎头),我也不完全反对,但是,有人称之红头寿星就有不妥了。因为纯正的鹅头红只允许在头顶正中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红色肉瘤,而不是整个头部或头顶呈红色,所以,最好不要混淆,而有所区别。

至于有人要将头顶有红色肉瘤;而嘴根、鳃盖没有肉瘤的这种鱼,也混淆称鹅头红的话,则对照动物学大辞典和简明中医辞典对鹅嘴根上有肉疣(瘤)的特征似乎就不对了,难以使人信服,总之,任何事要以理服人,不予强求为好。

再说,鹅头红这种鱼,目前的遗传基因尚不稳定,饲养也不普遍,加上正品率低,故各鱼场、专业户仅从经济效益上来核算的话就都很少养它。其实,这种鱼属珍稀鱼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大约在89年前后,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有一位黄教授,他陪同两位新加坡的叶氏兄弟到我家参观,他们一眼就看中了我的鹅头红。当时他们开价100元/尾还可以讨价,但由于当时我的种鱼不多,只能谢绝。又有在无锡首届中国金鱼展评会上,出展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观众,有三位青岛客商紧盯着我私下洽谈,可以淡水中心三倍的价格购买我的鹅头红,但当时我已答应支持淡水中心了,所以也只能婉言谢绝了。这不是吹牛,至今我还保留着叶氏兄弟和青岛客户的名片。


至于有人问,现在有没有活的鹅头红样品存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和朋友还保存十几尾2-3龄种鱼,据了解江、浙、沪一带这种鱼留传在私人家中和少数专业户手中,尤其苏州市有几家金鱼专业户均有少量幼鱼。

最后,我深信只要全国各科研单位、渔场专业户和广大金鱼爱好者共同重视鹅头红金鱼的饲养培育,则该品种也将会和鹤顶红等品种一样,通过有意向的培育10年、20年,则鹅头红这种鱼的遗传基因逐年稳定,日趋纯化,定型而形成一个新生品种是完全有可能的。

结束语:我认为“鹅头红”这个名字既有特征依据,又是十分形象,希望全国众多金鱼爱好者能喜欢这种鱼,并为这种鱼正名。


附录:走访金鱼名家许祺源先生/大苏打文

时逢周末有时间,到金鱼名家许祺源先生家走访。许祺源是无锡的金鱼名家,著有《中国名贵金鱼》、《金鱼饲养百问百答》、《东方圣鱼》等多篇著作,是较早期宣传中国金鱼的推广者,最有名的“许氏鹅头红”的培育者。


许老住在无锡清名桥旁,那里周围正在拆迁改造,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很难想象许老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了那么多金鱼品种。许老今年72岁了,眼睛十分不好,上下楼十分不便。去年已经完全不养金鱼了。他的爱人(与其同著《中国名贵金鱼》)褚中雅刚刚出院,正卧病在床。但是许老还是破例与我相见,十分使人感动。


许老向我介绍了他饲养金鱼56年来的心得体会,并向我一一展示了保存多年的资料。对于当前金鱼传统品种的培育,许老提出了他的担忧。低档金鱼占据市场,优质金鱼保持不下去,很多渔场出于经济考虑,对于名贵品种的培育不够重视。许老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担负起这个引导的重任。

再有许老对于金鱼比赛的潜规则深恶痛绝,金鱼比赛应该体现出公平的原则,使得好鱼得到应有的名次,从而起到引领作用。而现在的很多金鱼比赛,受到利益、政治因素的影响过甚,评委打分作用甚微,致使参观者每每质疑评委的水平。


难以想象,许老每天从窗户出入,在悬空的鱼池旁打理,坚持了数十年,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