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2020-01-03   火车头室内设计
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沉浸式设计

Luftwerk Design


沉浸式设计近几年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它给人的感觉是科技、创新、大胆、氛围浓厚的存在。


那将这种现代感十足的沉浸式设计与经典老房子结合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



Luftwerk 是一个专注于沉浸式艺术创作的团队,成立于 2007 年,他们使用投影视频、投射阴影、创建自定义雕塑等方式,将光线、色彩整合到每个项目中。


Petra Bachmaier 和 Sean Gallero


Petra Bachmaier 和 Sean Gallero 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很擅长将光作为视觉元素,运用到各种建筑当中。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一系列惊艳作品吧!


1

光之几何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凡·德·罗)



这个装置是 Luftwerk 团队和 MAS Studio 的总监兼建筑师 Iker Gil 合作设计的,名为“光之几何”。


于去年 10 月份在芝加哥第三届建筑双年展期间展出。



装置设在一室户住宅里,这个住宅的来头可不小,是 1951 年密斯·凡·德·罗为 Edith Farnsworth 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



它被认为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一座重要建筑,并于 2006 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而整个装置就像是这个建筑定位,将建筑的各轴线交点通过光线向人们展示出来。



装置中所用的设备是由 MasStudio 的 Gil 和 Luftwerk 设计的,激光几何显示器的二代版本



设计师在住宅上投射了一道道红色激光,打造出几何照明形式,让人们能更具象的了解建筑物与场地之间的关系。



红色激光散布在整个房屋中,使人沉浸在平静和安宁的氛围中,带入对房子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装置的激光形式有多种组合方式,有部分特别突出建筑中的细节元素,让房子内的每个角落都能不被忽视



光线将房屋内的墙面、柱子、天花板、地面,层层勾勒



为了让装置达到更好的沉浸效果,他们和巴塞罗那的声音设计师 OriolTarragó 合作,从视觉到声音的双重袭击,更深层次的表达了“光之几何”对建筑的探索。



因为房子坐落在河流附近,曾多次被洪水淹没,为了表达这一历史事件,设计师在住宅外部架设的水雾、光影和音响装置。



盈盈袅袅的水汽散落在空气中、地面上,加上灯光的渲染更显意境。



“光之几何”项目还对住宅及其背景环境进行了新的诠释。河边的树也是被融入装置内,表达出住宅与周围地形和树木之间的联系。



该装置会一直展出到今年的1月5号。



视频


2

INsite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凡·德·罗)



其实早在 2014 年 Luftwerk 在“范斯沃斯住宅”内就设计过类似的灯光设计。



这个装置名为“INsite”,设计师将催眠视频与音乐结合,对房屋进行了视听研究,造成多重感官的体验。



Insite 所呈现的灯光效果一共有三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与建筑结构大致呼应。


分别是:建筑水平钢筋房梁处、玻璃外墙以及巨大的建筑内部空间。



室内将墙面作为屏幕,巧妙的将灯光融入其中。不停变化姿态的图案,与房子形成互动,达到极佳的沉浸效果。



从远处欣赏范斯沃斯住宅,在昏暗的场景中被笼罩在一片光的世界里,像是漂浮在空中一般



黑白两色的几何形状投射在建筑的外墙,画面极度舒适



3

光之几何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凡·德·罗)


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这是由 FundacióMies van der Rohe 和 MAS Context 组织,Luftwerk 与 Iker Gil 合作设计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装置设在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中。



这座建于 1929 年德国馆(1986年重建),也是密斯·凡·德·罗的设计,它不仅是密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建筑史上极为重要的经典之作。



整个建筑采用了纯粹、简洁的空间和丰富的材质设计,传递出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投射在室内的红色激光,都是精心编排的,为的就是使整个空间在视觉上更加立体。



红色的激光线条将建筑网格化,再与 Oriol Tarrago 创作的音乐相呼应,以此作为媒介创建全面的沉浸式设计。



“光之几何”还增强了材料的存在感,在经过不同材质的平面时,光线所呈现的状态也有些许不同。比如:玻璃、瓷砖、金属饰面等。



室外,投射的灯光倒映在水面,极具动态感


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视频


4

Fallingwater

流水别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这座名为“流水别墅”的房子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伟大的作品之一。


为了庆祝它建成 75 周年,Luftwerk 从 Wright 的有机建筑原理中汲取了灵感,创作了这个大型视频和声音装置。


流水别墅


安装过程



装置覆盖了整个房子外立面,不停变化的图形,在昏暗的空间内显得更加绚丽,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巨型舞台。



利用不断变化的图像,使建筑、瀑布、绿植成为一个整体



搭配上 Owen Clayton Condon 创作的音乐,更加动感



视频


5

Luminous Field

芝加哥千禧公园


除了给房子做装置设计外,Luftwerk 还为公共装置提供美轮美奂的灯光设计。


这个是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 (Cloud Gate),又名大豆子。Luftwerk 使用投影对广场的地砖进行映射,创建数字马赛克的效果。



整个装置的设计灵感是受意大利大理石地板和镶嵌图案的启发,数字马赛克也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新的现代色彩。


灯光测试


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安装过程


夜晚当灯光打开,地面会出现大型图案,人们在这万花筒般的“地毯”上行走,安装在脚下的传感器就能够迅速对来访者做出反应。



每一次变化都极具艺术感



这个面向公众的数字游乐场,吸引了超过 65,000 名游客前来参观。



6

transLIT

芝加哥高架公园


太有创意!用激光放线仪在密斯、赖特的大作上搞沉浸式设计


这个装置是专门为庆祝芝加哥的高架公园与公共步道 606 向公众开放而设计的。



装置名叫“TransLIT”,设计灵感是受到动植物的启发。


设计师将“运动、色彩和光线”融为一体,并通过变换的灯光将这种理念展示到人们面前。



7

Parallel Perspectives

美国埃尔姆赫斯特美术馆



这个装置设在美国的埃尔姆赫斯特美术馆,有包括静态和动态的两种形式。



设计师利用彩色亚克力面板和 LED 灯搭建了一个平行透视的空间,通过移动彩色面板可以改变空间的色彩,和投射在墙面上的几何形状,如同一个巨型万花筒,为观众带来绝妙的视觉体验。



8


Linear Sky

堪萨斯城



这个名为线性天空的装置,设在德国空军 21 号天际线堪萨斯城入口的走廊处,当有人进入或离开时,墙面上 LED 灯的线条和颜色会不断向外扩大,产生独特的光学错觉。



LED 的照明顺序是受到堪萨斯城天空变化的色调得到的启发,从不同的方向看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个狭窄的走廊中,变换的色彩使整个墙壁变得充实,给进入室内的人一个奇妙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