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建设哪三个重点区域?应勇市长告诉你

2019-10-21     平安金山

在昨天举行的第31次市长咨询会议上,许多国际企业家作为上海的“高参”,发表了诸多真知灼见。

昨天下午,上海市市长应勇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主席迈克尔·狄克曼等出席新闻发布会,围绕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垃圾分类成效等热点问题,上海市市长应勇一一作出回应。



临港新片区运行顺利

对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新进展,应勇说,设立新片区,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延续和发展,但不是简单的空间扩大、政策平移,而是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方位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进行更大的风险压力测试。从经济形态来说,要建设一个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从城市形态来说,要打造现代化的新城。

临港新片区特殊在哪里?核心是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与制度,可以概括为“6+2”。

“6”就是在特殊经济功能区里实行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的快捷联通。

“2”就是两项制度: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围绕“6+2”形成一些特殊政策制度安排,比如我们还要建立特殊综合保税区,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临港新片区的50条特殊支持政策等。

临港新片区挂牌两个月以来运行顺利。新注册企业1329家,集中签约了62个项目,涉及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60亿元。还与16家重要的金融机构、上海国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新片区的建设,力争尽快取得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实际成效。

进博会参展水平超过首届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在即。应勇介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举办时间仍然为11月5日至10日,内容仍然是国家展、企业展和虹桥论坛“三位一体”。

  • 目前有64个国家将参加国家展,其中15个国家为主宾国;
  • 企业展的展出规模从去年的27万平方米增加到3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超过第一届;
  • “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将更名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其合作单位在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增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主席对进博会提出的‘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要求,聚焦‘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继续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和一流的服务保障,确保第二届进博会圆满成功。”

应勇说,上海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城市,同样也要注重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首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为了进一步放大溢出带动效应,上海市制定了7方面50条举措,正在推动落实。我们要加快建设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性平台,把上海打造成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进博会期间,我们还将举办上海城市推介活动。进博会后,国家展将向公众延展8天,以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展愿望。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如何进一步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应勇回答说,上海按照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将着重加快三个重点区域建设,第一个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第二个重点区域,就是要在上海的青浦、江苏的吴江、浙江的嘉善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个示范区要加快走出一条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的新路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经验和提供示范。

第三个重点区域虹桥商务区,虹桥商务区在国家的《规划纲要》中有一个新的定位,就是要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围绕这样的新定位,上海正在研究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新定位制定了实施方案,二是加快编制虹桥商务区规划。我们要通过加快集聚一批功能性的平台和高能级的贸易主体,来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使之成为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联通国际的开放枢纽。

2022年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目前上海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近4个月了,成效如何?

应勇说,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超过预期。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去年底的15%,提高到今年9月份的80%。

到9月底,全市每天分出可回收物比去年底增长5倍,分出湿垃圾比去年底增长130%,分出干垃圾比去年底减少26%,分出有害垃圾比去年增长5倍,这个数字的变化也说明了上海在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取得了初步效果。从中端来说,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面全程分类收运。从末端来说,由于前端分类达标率的提升,干垃圾焚烧的热值提高了14.3%,现在全市每天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1.7万吨,比2017年底提高了41.7%,而填埋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

“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和功能化利用设施的建设,这在上海当下远比多建几幢楼来得重要。我们要加快资源化利用末端设施建设,目标就是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这里我要为上海市民点赞,向上海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信心完成经济增长目标

在当前国际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上海有没有感受到外商投资方面的压力,有没有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大引资力度?

应勇回答说,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符合预期,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我们坚持集中精力抓经济,心无旁骛促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努力用稳增长的硬任务落实好促发展的硬道理,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今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的好势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6%。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利用外资都继续保持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以来工业投资的增长在去年增长17.7%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6.3%,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的投资增长。去年,新设外资企业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实到外资都同步实现增长,今年1-9月份仍然保持了“三个同步增长”,分别增长了40.2%,8.9%和13%。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如何不确定,我们稳增长的目标不变,我们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不变。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图文来源:金海岸工作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dIL8W0BMH2_cNUgSC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