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实控人冯鑫被抓,昔日"股王"为何跌落神坛?

2019-07-29   新浪理财师

深陷漩涡的暴风集团又迎来一场大"风暴"!

7月28日晚间,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暴风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制定相应工作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各项经营活动平稳运行。

图片来源:暴风集团公告

受此消息影响,7月29日,暴风集团开盘跌停,报5.67元/股,总市值仅剩18.68亿元。

投资MPS失利

有媒体报道称,冯鑫被批捕主要是因为涉及暴风集团2016年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收购的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简称"MPS"),冯鑫在这个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

另外,与冯鑫一起被采取控制措施的还有8名人员,既包括暴风集团内部工作人员及前工作人员,也包括在MPS并购过程中为冯鑫工作的公司外部人员,暴风集团的前董秘毕士钧也在其中。

2016年,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的光大浸辉(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设立了浸鑫基金。设立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购国际顶尖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S。其中,暴风出资2亿元,光大证券出资6000万元,并撬动其他出资方又募资50亿元。

资料显示,MPS 公司由三位意大利商人在2004年联合创立,核心业务是体育赛事版权(转播权)的收购、管理和分销。MPS成立后,迅速成为全球体育媒体权益市场的最大的参与者,坐拥世界杯、英超、意甲、法甲、F1、法网、NFL超级碗、NBA等十多项世界顶级赛事的版权。

然而,在浸鑫基金入主之后,MPS却走上了下坡路,与相关体育赛事联盟的版权和合约不断丢失。收购仅两年半后,2018年10月,MPS被被英国法院宣布破产清算,公司资产和收入将用于偿还债权人。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从而使得基金面临较大风险。

MPS投资失利,各方的损失都非常巨大。2018年,光大证券就这个项目计提了15.21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而导致2018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96.57%。

同时,光大证券将亏损矛头直指暴风集团及冯鑫本人,并在2019年5月份将暴风集团和冯鑫告上法庭,索赔超过7.5亿元。

冯鑫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爆出后,光大证券方面否认报案,并表示目前双方的经济诉讼正在进行中,冯鑫是被公安机关直接带走的,属于涉嫌刑事犯罪。

负面缠身、风雨飘摇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围绕着暴风集团与冯鑫的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业绩巨亏、股价暴跌、版权纠纷、员工维权等各种麻烦接踵而至。到了2019年,暴风集团的各种风波愈演愈烈,围绕着业务、财务、公司团队的种种危机被一一曝光。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暴风集团有三条失信信息,立案时间分别为2019年3月14日、4月8日和6月14日。在6月14日立案的案件中,暴风集团涉及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支付16.88万元,暴风集团却"全部未履行"。

另外,7月25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的两份裁定书显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通过财产调查系统对暴风集团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股权及其他财产进行调查,未发现暴风集团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法院决定将暴风集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其实,围绕着冯鑫与暴风集团的纠纷诉讼远不止这些。2019年3月份,冯鑫曾因为涉及服务合同纠纷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纠纷了结后,限制消费措施被解除。7月18日,冯鑫又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执行立案,所涉执行标的金额为840.22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暴风集团的自身风险高达1163条,80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关于冯鑫的周边风险提示有552条,还有284条预警提醒。

图片来源:天眼查

同时,暴风集团的股份也接连遭到股东和高管减持。暴风集团2019年6月5日披露的首发股东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结果显示,瑞丰利永、融辉似锦、众翔宏泰三家机构合计减持200万余股,减持价格在6.56元—6.88元之间,合计套现约1369万元。暴风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张鹏宇在7月19日、7月23日分别减持25700股、25600股,合计套现近33万元。

暴风集团暂停上市的概率有多大?

2015年的3月24日,暴风科技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国内第一家从VIE结构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暴风集团的发行价为7.24元,上市后股价疯涨,40天内收获了36个涨停板。在2015年5月末,暴风集团的股价达到327.01元,与发行价相比,涨了44倍,总市值超过400亿元,被市场称为"妖股"。

然而,短短四年时间内,暴风集团已经"跌入谷底"。截至7月29日收盘,暴风集团报收5.67元/股,与巅峰时期相比,下跌98%;总市值为18.7亿元,也就是说,当年400亿元的总市值已经只剩下不到5%。

在7月28日晚间,暴风集团还同时披露了另一篇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仍存在经审计后2019年全年净资产为负的风险。根据交易所规则,创业板公司如果年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的话,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图片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2018年年报显示,暴风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4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9亿元,2018年为5513.9万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每股净资产为0.074。

2019年一季报显示,暴风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7120.5万元,同比下降8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4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剩684.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1.75%,每股净资产为0.0209。

7月13日,暴风集团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3亿元至2.35亿元,净资产为负几成定局。如果下半年持续亏损,暴风集团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当创业板公司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时,深交所将自公司披露年度报告之日起,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并在停牌后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这就意味着,即使暴风集团2019年年末的净资产为负值,是否暂停上市取决于深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暴风集团被暂停上市,也不代表一定会退市。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只有在暴风集团暂停上市后满足未能在法定披露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首个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依然为负值等条件时,才会触发强制终止上市。

暴风集团为何沦落至此?

业内普遍认为,暴风如今的困境是模仿乐视造成的,也正是因为模式过于接近,暴风所犯的错误与遭遇的危机也与乐视相似。

从上市到业务扩张,暴风一路复制"乐视模式"蒙眼狂奔。

上市仅两个月,暴风集团就提出"DT大娱乐"战略,宣称将从一家网络视频企业转型成为包括视频、音乐、游戏等业务的互联网娱乐平台,由此开启了业务盲目扩张之路。

2016年6月,暴风体育(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开始进军体育业务。2016年9月,冯鑫提出N421战略,即依托4块屏幕(PC、手机、VR、TV),打造2块核心的内容再生平台(影业、体育),以DT这1项核心技术打通平台与服务。

2017年,冯鑫又喊出了"AI+"战略的口号,声称将核心业务聚焦于TV和VR两个入口,而原先N421战略中的PC和手机并未被提及。

不过,这些全面铺开的业务中并没有一个成为暴风真正的强项。暴风体育因海外收购项目中的MPS公司破产而爆雷,以暴风魔镜为载体的暴风VR业务也并没有迎来真正的行业风口,至于音乐、游戏、手机等业务,大多只存在于冯鑫的口中,并没有真正落实。

在乐视倾覆后,冯鑫不再当其山西老乡贾跃亭的信徒,转而学习起了前老板雷军,盛赞小米用硬件获取互联网用户的商业模式。2018年1月,冯鑫提出要"All in TV",把业务重点转移到电视业务上。

然而,"小米模式"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甚至因此给暴风带来了更大的危机。

2017年,暴风TV一共卖出84万台。到了2018年,虽然暴风TV没有公布具体销量,但是,2018年暴风集团营收中销售产品的收入为9.02亿元,同比减少了29.76%。

市场观点认为,暴风的错误正是把战略押宝在电视上,在所有家电业务中,彩电的盈利能力较差,不少彩电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暴风集团"All in TV"的战略有些"垂死挣扎"的意味。

7月28日晚间,暴风集团还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迅速切割当下亏损最严重的硬件子公司暴风智能,放弃对其优先认购权和实际控制权,自此暴风智能将不再纳入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

资料显示,暴风集团的主营业务为互联网视频(暴风影音)以及子公司暴风智能的互联网电视(暴风TV)两大板块。其中,暴风智能是上市公司最为核心的资产。

2018年,暴风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27亿元,其中,暴风智能为公司贡献营收9.38亿元,占比高达83.23%。可以想象,如此重要的主业被剥离后,暴风集团的业绩可能会更加惨淡。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堪忧、股价暴跌、官司缠身,再加上实控人冯鑫被抓,风雨飘摇中的暴风集团将何去何从引人深思。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均来源自市场公开消息,本平台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据此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