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福陵神道中的石兽,那只老虎可爱极了,30年来看一次笑一次

2020-06-23     文艺蜀黍看世界

原标题:看清福陵神道中的石兽,那只老虎可爱极了,30年来看一次笑一次

沈阳清福陵正红门至一百零八蹬的神道两边总共分布着四组石像生和四座华表。我今天就来说说它们吧,因为在几十年里曾经十数次来福陵游玩,对其中的一尊石像生印象特别深刻,每每看到它,都会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它真的太萌了,请跟我来吧。

福陵的华表要好好欣赏一番,华表古时也叫“擎天柱”、“望柱”,福陵的华表建于顺治七年,底座均为三层莲花座,柱体为八角形。据史料记载,华表从明代开始被用在陵寝,清代尤为盛行。

无论我们在哪里看到华表,它们的顶端都蹲有一只石兽,名为望天吼或朝天吼,据传它是龙之九子,有守望习惯。望天吼能够为供奉者增添瑞气,所以是历朝历代帝王们终身供奉的国兽,望天吼也被推崇为世间忠义道德的楷模。

看了华表我们再步入神道,大家也许知道最著名的明十三陵800余米的神道两侧,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清福陵没有那样的规模,福陵石象生始设于顺治八年,现存须弥座为顺治十六年重新添配。从南到北依次为石骆驼、石马、石虎、石狮子。我们先远远地望一望石狮,这尊石狮甚是威严。

这些置身在帝王陵寝神道上的石人、石兽叫“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帝仪卫的缩影,它们就是皇帝永生永世的仪仗队。我总是认为清福陵的石像生是我见过样貌、神态最有趣的,同时又必须赞叹它们的雕工之精美。

每一尊石像生都有着特殊的寓意,比如骆驼能负重远行,为忠诚、善良、坚忍的象征。据史料记载,石像生从秦汉时期就有了,比如秦皇陵里就有石麒麟,且不仅皇帝的陵墓里会设有石像生,一些功成名就的大臣也会被特许,比如汉代霍去病的墓里就有,甚至明代有位太监的墓里也有石像生的出现。

马是皇帝仪卫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尊崇和威严。历史上关于石像生的设立非常讲究,二、三品官员可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员可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员以下者则一律禁立石兽。

那么清福陵为什么没有石人石像生呢?因为清初的陵寝规制还不完善,关外三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永陵都没有石人石像生。后来帝王陵寝规制日趋完善,比如前文所述的清十三陵,神道两侧石人和石兽石像生众多,展示出帝王的威仪,取“形状如生”之义。

我们终于见到石虎了,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墓上树柏、路头狮虎、魍象俱之”。说的是墓前立狮虎,陵区种松柏,均可驱邪之意。这只石虎已经够虎头虎脑的了,但是我们要说的却是它对面那只。

福陵的石像生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我每一次来,都会寻到它,这就是令我每一次都忍不住要笑出来的小老虎。它虽然圆头圆脑、萌态可掬,但是却有除邪恶,驱鬼怪的作用,千万不要因它的呆萌而小瞧了它。

最后我翻出了30年前的一张照片,那个冬天落在它额头上的雪花让它像极了哆啦a梦,我甚至在模仿着它的表情。几十年里每每在冬天想起它,都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这就是福陵石像生的故事。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WHo4HIBd4Bm1__YCU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