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对于流浪狗的了解,仅限于在大街上乱窜的无主狗狗们,其实流浪狗的生存方式很多,但每一种都不如意。
流浪狗最常见的生存方式,是在大街上流浪,捡拾人类丢弃不要的食物,在人类跟垃圾的夹缝中小心度日,然后自由组合繁衍后代。
从2000年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渐渐好了起来,一部分有能力,且喜欢狗狗的人自发成立了民间性质的流浪狗收容所。
这些收容所的规模有大有小,大一些的流浪狗收容所配有完善的宠物医疗人员跟设备,小一些的收容所,会跟当地某些宠物医院合作,进行流浪动物医疗救助。
有了这些收容所,流浪狗们又多了一种存活方式,被集中收养在收容所里生活。
狗狗们到了收容所里,是不是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其实不是,狗毕竟是狗,它们由狼演化而来,所以狗跟狼一样,有着坚不可摧的阶级地位感。
特别是在收容所的狗狗们,阶级地位感更强,因为收容所将众多狗狗聚集在了一起,在收容所里,经常会发生狗狗打斗现象,强壮的狗狗会餐餐有食物,弱小的狗狗可能经常吃不饱。
所以宠物收容所里,虽然能让流浪狗避免风吹雨淋,但实则也有江湖争斗,甚至因为地方小,连逃跑机会都没有。
说起收容所里的狗狗,让笔者想起了,今年4月发生在某宠物收容所里的感人事情。
今年4月初,一位铲屎官跟朋友自发来到本市一家宠物收容所里做义工,看着这些狗狗们,再想想自己家的宠物狗,铲屎官一时感慨万千。
在铲屎官做义工期间,收容所里的一只狗狗跟铲屎官非常要好,狗狗很听话,很乖,甚至很有眼色,铲屎官干活的时候狗狗就在一旁看着,从不捣乱。
当天铲屎官给这只狗狗梳毛掏耳朵的时候,狗狗也很乖,咬人,甚至乱动的情况都没有发生。
可就在铲屎官结束义工工作后,准备回家时,意外发生了,那只跟铲屎官非常要好的狗狗,见铲屎官要走,顿时疯狂地叫了起来。
当铲屎官回头看它时,狗狗一个大跳,翻过了园区的栅栏后,向铲屎官冲了过来,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狗狗冲到了铲屎官面前,紧紧的抱着他的腿,任凭众人如何说,狗狗都不撒手。
铲屎官看着一直抱着自己腿的狗狗,心理一时有些难受。
铲屎官:“你放开我好不好,我下次再来看你。”
狗狗:“我想跟你一起回家!”
众人劝说良久无果后,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建议下,铲屎官领养了这只狗狗,从此,它也有家了。
其实在救助站,抱义工腿的狗狗不在少数,8月初,在某救助站,一只刚被送来救助站没几天的泰迪,紧紧抱着一位女士的腿不撒手。
但是这只泰迪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这位女士实在没法饲养它,所以没有领养它。
从这两只抱着义工腿的狗狗身上,笔者觉得,我们对于收容所的理解错了。
纵观世界各地的流浪狗收容所,它们存在的意义类似于中转站,既将需要救助的狗狗救助回来,暂存在救助站里,等人领养,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国内的宠物救助站似乎没有循环,救助多,领养少!只进不出,救助站成了狗狗们的养老站,很多救助站因此倒闭。
所以笔者希望,如果您想养狗,并且您不介意的话,可以优先考虑去本地救助站领养,哪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狗狗也行。
这样一来,狗狗们能有个家,其次,救助站能循环起来,救助更多的狗狗,您也可以将买狗的钱省下来,一举多得。
更重要的是,那些还在救助站里的狗狗们,它们也想有个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