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风雨才会见到彩虹,你什么时候才会对孩子“放手”?

2019-08-04   学生小课堂

只有经历风雨才会见到彩虹,你什么时候才会对孩子“放手”?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不定时分享,希望各位家长及时阅读、收藏、转发,评论交流心得.

一、为什么家长都不舍得对孩子“放手”

在某论坛上,看见了一位母亲对孩子写的信。

信里提到,不是做妈妈的不愿意给孩子自由,而是因为父母“无能”,没有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

作为家长,妈妈心里非常担心,我并不确定是不是不管你就能让你成长,没有信心告诉自己,是不是让孩子自由了,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是啊,家长们总是出于“爸爸妈妈都是为孩子好”的心理,给孩子加上了锁链,把孩子的一切都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除了担心,家长们还会有其他原因吗?

控制欲比较强。

一些家长经常会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实际上,家长的行为和意识里,并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出于对孩子有,难免会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要送孩子去学校,那爸爸自己刚好可以和朋友约一约,也省的和妻子交代了。因此家长们应该认清对孩子管制的限度,不能盲目压制孩子的自由。

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就像朋友的妈妈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没有能力的,不会读书就什么用都没有,其实这是非常片面也是极其不正确的想法。

家长应该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有自己成长的可能,并不是说家长一放手孩子就会沉迷手机,无所事事,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或许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这段时间里,管理孩子的过程中,他自己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父母的“包办”并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也认识不到一个新的孩子。


父母该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练习放开他们的手,让他们自己去犯点儿错,再自己去收拾“残局”。

我们装点儿傻。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里,只要孩子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我们可以让他先自己做一个计划,而不要立即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们装点儿笨。我们可以“笨笨地”向他们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告诉他们我们不太明白,让他们来为我们上“课”。这样的聊天是产生双向信任的“催化剂”。

我们装慢点儿。父母把凡事都自己包揽起来,就标志着对孩子不放心。父母可以从慢一拍做起,慢慢地让自己习惯给孩子多点儿自主的空间。

我们装作没看见。有些事不是什么大事,虽然觉得不对,但我们可以先往边上放一放,不要急于纠正或说教。看看孩子过一段时间后是否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越来越坚定一个信念:父母对孩子信任度的大小,决定了孩子的能力大小。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就如同相信孩子的自身抵抗力不是靠抗生素喂出来的!

我们对孩子有了信心,他们对我们也会有信心,才会在我们的世界里多待一会儿,才会告诉我们心里话。

随着娃娃的成长

如何塑造

孩子人格上的独立?

秘诀只有一个

那就是

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

三、家长在什么时期放手合适呢?

一位顶级育儿师曾经说道: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心是向上的,愿意成为父母的好孩子,愿意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而不是天生的囚犯。

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对孩子放手比较合适呢?

叛逆期来临之前。

孩子的青春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这个时期里孩子与家长的冲突也是最多最剧烈的。

因此家长们要想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缓和自己对孩子的管束压制,那么可以从青春期来临以前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可以沟通的,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不可理喻”。

当孩子知道什么是自我的时候。

一些小朋友是比较有主见的,对于自己的生活和行事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引导,而不是管制哦。

当小朋友问妈妈:“为什么我不可以自己做选择”时,就应该慢慢给孩子一些自由和权力了,让孩子习惯既可以自己做主,也应该听家长的话。

以上是小课堂整理的内容,喜欢小课堂的记的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