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北京再次新增多个本地病例
让大家的神经再次紧张了起来
从北京返回各地后,是否需要隔离?
上海的疫情怎么样?防控措施有哪些?
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北京回上海需要隔离吗?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介绍本市公共场所监测情况、本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主要措施以及继续做好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举措。
继续做好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一、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 应在抵沪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二、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 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三、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 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高风险地区的界定可在“上海本地宝”中“全国各区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查询实时信息。
关注“上海本地宝”
微信对话框回复【 风险】
查看你所在城市的疫情风险等级
微信对话框回复【 核酸】
预约上海核酸检测查询检测结果
关于本市公共场所监测情况
今年2月起,本市对农贸市场、餐厅、超市、办公楼宇、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一直坚持开展环境监测。
6月13日,本市又对16个区87家涉及进口生鲜相关市场等的相关环境和重点食品进行采样,共采样1205件,其中外环境、物品表面、水样等共867件,进口食品等338件。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关于本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主要措施
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本市重点抓好“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6个关键点,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重点做好:
1、在机场、火车站等继续做好来沪人员体温筛查和“健康码”核验,加强“高中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主动申报”等健康提示。
2、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开展高中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排摸。
3、落实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继续做好发热零报告。鼓励和支持企业组织近期曾去过高中风险地区等的员工进行核酸检测。
4、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强化预检分诊,做好发热病例可疑流行病学史询问。
5、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检测机构数量,继续做好复工复产等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并为有意愿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6、加强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的风险监测,开展相关商品和环境的全流程的抽样检测。
7、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管理,做好进出人员的体温筛查和信息登记,开展高中风险地区来/返沪人员排摸,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继续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动态监测工作。
关注“上海本地宝”
微信对话框回复【 随申码】
在线领取上海健康码随申码
上海新增3例输入病例
市卫健委今早(16日)通报:6月15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新加坡工作,6月11日自新加坡出发,当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5月31日自美国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后于6月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5月31日自美国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后于6月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11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6月15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6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354例,治愈出院333例,在院治疗21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例。
截至6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41例,治愈出院334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6月15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0例。
疫情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平时需继续注意防控
不能因时间久了
就放松警惕!
好消息
报名
回复 【陆家嘴】获取陆家嘴论坛议程/嘉宾/直播
回复 【风险】查询全国疫情风险等级
回复 【核酸】预约核酸检测和查询检测结果
回复 【新天地】获新天地艺术节免费活动预约方式
▌来源:上海发布 图源 摄图网 图虫创意
▌编辑:R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