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三十年教师,现在忽然觉得教师越来越无力,越来越难当。问题就出在这个世界变得太快——“老鼠都吃猫了”。
一、25年前的“惩戒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名牌大学生
25年前,我干的是基础教育。那时候教学成绩叫得响,不学习的学生,上课捣乱的学生,老师都会暴怒,手抻出来,用竹条抽手心。根据错误的大小,决定抽打的次数多少。学生会疼,但老师掌握着度,不会出现伤害。
这种教育方法,当年没有人提出异议。说实话,好多顽劣的学生都被逼出了成绩,甚至后来都考上了国家的985、211高校。现在这些学生,我想不会忌恨老师当年的惩戒吧。
那时候,一位初三学生违反了校纪,学校立时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贴了一纸开除布告,当场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在师生眼皮之下,这位学生黯然退去。
当然是真开除掉了,这名学生做了很多坏事,譬如攀上建校的石碑,裤子一褪,屙尿在了石碑顶上。教育不是万能的,这样败坏的学生,学校无能为力。
这样的惩戒,收获了良好的学风,也暗示了很多学生,在学校就是要好好学习的,不是让你来添乱的。
二、15年前,家长的跋扈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后来,明显感觉学校教育的威势在变弱。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学校,家长基本是大老粗。很短视,不注重学生教育。而学生娃处于懵懂无知无畏的年岁,会做出些劣行。有一次把办公室的玻璃打碎。我依前法,惩戒了这个学生。
没想到,这个孩子家长来学校和我动粗,用极尽恶毒的话骂,还要挥动拳头要打人;关键是校长这个时候在家长面前温顺得像绵羊,一个劲给人家道歉。很无语,家长面对看热闹的学生和老师,骂了个昏天黑地出尽了风头占尽了便宜,让老师丢尽了颜面,才被劝走了。
这一件事等于煞了学校的威势,老师们从此以此为鉴,不敢怎么管学生了。我却咽不下这口气。讲真话,后来和两朋友谈起这件事,反正没处伸张,在一个雪夜,直奔那学生家,给家长揪了出来,做了他。但没有致残,等于给一个教训。
申明一点,本教师不是一个恶俗之人,当年很多学生几十块的书费缴不起要辍学,我都替他们缴过,以上举动,只是给他一个教训。
现在想来,那时年轻气盛,以暴制暴。如果搁现在发生这种事,就只有选择隐忍。
三、10年前,惩戒学生遭到挑衅,我选择了冷漠
当教师不容易,当个基层班主任更难。难就难在要安排落实学校的各种要求,明知有些要求是不太合理的,却要摊派给学生和家长,还要苦口婆心讲很多;如果班级出了问题,譬如家长举报什么的,学校拿你班主任拷问,扣你绩效,取消评优。
10年前,因为让一名没有缴费的学生站了出去反省。有一位家长又来动粗了,直接上了教学楼二楼,径奔教室而来。直接就要和我推搡起来,还伸着拳头要打。
我觉得集体的沉默就是最悲哀不过的。全校30多名教师集体蔫了,除了一名女教师在劝解那个家长,没有一个人出来说句话。校长这个龟儿子布置的收费,他此时躲藏在办公室里装作看电视。
不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要和家长混打吗?我实现丢不起这个人了,最终,我选择了隐忍,给人家退了费。而为了保证考核不落后,自己垫付了这笔钱。
这位家长最恶毒的话,快要掴到我面部的手掌,让人震怒。此后,他的学生竟然在我手上了两年。这两年里,我惹不起冷漠不起吗?没有提问过一次,没有面批过一次,没有提过他的名字,只当他不存在,让他像大河滩的顽石自由滚动吧。
这个学生最终没有成才,这是家长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四、现在再提惩戒教育,老师们怕是担不起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限制外出集体活动,不超过一周的停学、停课等。
这是继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助长了学生的威势之后,第一次回头看路,这个意见稿出台得好。至少让老师有了依据。稍微壮了一点胆子。
不过,现在要落实惩戒教育,似乎有点难。为什么?老师们怕了,就连老教师也怕了。批评?停课一周?学生要是因此出走,跳楼、或者服药,教师吃不了兜着走!没人替你说话,谁还敢铤而走险?!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老师一不小心被家长告到了网上,就是属于惹出麻烦了。主管部门要的是一派和谐,投诉就要影响政绩工程,所以首先拿来试问的是教师本人:为什么在你这里出现了不和谐?结果,被安抚的是投诉的学生家长,被谈话的是涉事教师。
由此,不但是教师,包括教育的面子现在都是软的。教师不敢管理学生,畏首畏尾,就不难理解了。
从不少的事例中发现,现在好多教师一不小心就被推上风口。这时候很难有部门出来为教师说话。因此,教师的工作成为危险行业,干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