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CBA的乡亲们大概都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
当26连胜的广东昨儿遇上浙江,想象中的屠杀并没有发生,相反全华班的浙江哥们儿打得充满血性,整场比赛下来可谓剑拔弩张。
比赛打得激烈,争议点自然也多。
比方说整个第四节比赛浙江队被吹罚了11次犯规,而广东队仅有两次,几个关键球判罚吹下来浙江队优势全无,甚至可以说这场比赛之所以浙江输给广东,完全拜这仨吹哨子的所赐。
于是这一幕就上演了。
之所以浙江男篮总经理方俊如此暴怒,正在在终场前39.8秒浙江落后4分之际,裁判吹罚了赖俊豪对易建联犯规,并且 在此之前裁判已经有多次对于浙江队不利的判罚。
很快有意思的事儿来了,据赛后的裁判报告称,此判罚为错判,并这么写道:
“客队9号易建联在运球转身突破上篮时,主队17号赖俊豪并未对其发生侵人犯规,但临场裁判员判罚主队17号赖俊豪侵人犯规并给予客队9号易建联获得两次罚球”。
40秒,4分,错判,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然一次关键判罚还不足以引发轰动,如上文所说,这场被浙江主帅称之为8打5的比赛中存在着太多争议判罚。
更令人费劲的便是胡明轩与易建联在第三节包夹吴前时的争议犯规并未出现在裁判报告中。
该判罚如果当时落是在阿联身上,那么后者即将6犯毕业。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球的判罚应该得算在易建联头上。
别的不说,有没有易建联在场上差别有多少,懂的人也懂。
所以说裁判报告这玩意儿纯属脱裤子放屁,完全就是走个形式,这跟杀完人后告诉对方家属“我TM杀错了”不是一个道理?
至于当值裁判怎么处理?不外乎给予口头警告,罚酒三杯的场面活儿罢了。
当然了,CBA的裁判如此,NBA的未必就吹得更好,各种离谱程度近些年大家都没少见,可以说在裁判水平上世界篮球属于一个水平。
讲道理今天说这话题有些打脸,毕竟昨天一篇文章中(NBA正式允许垃圾话!请杜指导以及王哲林火速赴美报道! )刚提到裁判的心路历程,顺带着普及了下想要成为一名顶级裁判有多不易,也就刚落笔的功夫这厢CBA立马出了这回事...
挺不明白的,同样作为大型篮球赛事,整点儿VAR来真就这么费钱费力么?这玩意儿自打在足球领域发扬光大后少说救回了百十次冤假错案。
这差别就在于足球场上的主裁判是没有权利主动要求回看视频的,他们无需如此,因为有视频工作室内的VAR实时帮助他完成了这个过程,一旦出现错判或者漏判,VAR可以主动提醒现场裁判回看视频。
但是在篮球比赛中,如果主裁判不要求回看、双方主教练也没有提出挑战,即使视频回放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场上出现了误判、错判或者漏判,也无权要求现场裁判回看视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比世界杯上的科技决定判罚,篮球场上统一是人为决定。
虽说加入了这东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比赛的流畅性,但总比隔三差五被XJB吹来得痛快吧?
归根结底,并且嘲讽当代裁判业务水平过低,而是既然有这种科技的存在,咱也有这条件,何必非得固执己见然后再自讨苦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