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追寻红色的印记,打造田园综合体产业

2020-04-30     吉报调查

近年来,抚松县黄家崴子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全力实施“二五十百千”工程,打出农旅和文旅高度融合的组合拳,全面打造“四时五彩”的吉林样板式田园综合体产业格局。

黄家崴子村位于仙人桥镇东北部,距县城仅22.5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10户,320人,因通白列车在村停靠1分钟,也被亲切的称为“1分钟小站”。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村。村党支部书记柏连福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聚焦生态宜居,构筑农旅基石

投入2697万元打造全省最美“四好”农村路,完成村主副街道绿化亮工程,对全村房屋进行统一化改造升级,完成水源地保护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设施建设,建立环卫长效保洁制度,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处理”的清理模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立足产业致富,打造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全村温室大棚137座,其中高标准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大棚37座,产出的绿色无污染的“黄家崴子”牌瓜果蔬菜和杂粮畅销抚松各大农贸市场,粘火勺等产品被央视《生财有道》节目多次报道,声名远扬。

以食用菌种植、冰葡萄种植和百年烧酒厂等项目为代表的集体产业迅猛发展,让全体村民感受到村集体惠民红利。目前,食用菌种植、冰葡萄基地等村集体项目经营收入10万以上。

点亮红色印记,奏响文旅强音

抚松县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就坐落于此,拥有党员理想信念展馆、抗联文化广场、红色休闲广场、抗联路、密营地、特色民宿等完善配套设施。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和省公务员局联合评定为“全省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自开放以来,累计承办各级党员干部培训200余场,10000余人次,接待省内外参观、旅游40000余人次,日接待量最高达500余人次。

黄家崴子的红色特色资源名扬省外,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青少年学生来此参观学习。黄家崴子村已河南的新乡学院、山东的泰山学院、重庆医科大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对接签订乡村振兴主题合作协议,对红色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丰富产业业态,呈现田园之美

黄家崴子通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还原民俗文化、生产及制造业融合等方式,全力打造一个融“山水观光、红色旅游、民俗风情、生态养生、休闲农业、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吉林样板式田园综合体。现完成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1189㎡的朝鲜族民宿接待中心,总投资3368万元的红色旅游研学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麦饭石水厂旅游度假区快速推进。

现如今,到黄家崴子不再是看一回风景、拍一张照片、吃一顿饭,而是从城市到农村、从闹市到山间、从“观光游”到“度假游”、从“住一夜”到“玩一周”递进式的全域深度体验。这种农旅和文旅高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是联动一二三产业的纽带,更是推动农村走向“处处是风景、行行融旅游、时时可休闲”的全域旅游愿景。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宝

编辑:吴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HOTznEBfwtFQPkdr5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