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从来都是两面性的,绝对不止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当我们谈起人性,总是会说起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对于负面的,负能量的那一面呢,总是三缄其口,当成是一种邪恶的存在。
人性中有善良、有无私的一面,就有贪婪、自私的一面,这些都是组成人性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不管你承认或者是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萌生出邪恶的念头,想过一些脱离本心,违背道德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想想,但并不会去实施,这才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大家在戏文里看到的,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话。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并没有明确的好人与坏人的区分,再好的人,也有过很多不为人知的想法,再坏的人,也许他们也会有值得别人同情和尊重的地方。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是好人,也是坏人,当我们产生好的念头时,我们就是好人,当我们产生恶的念头时,我们就是坏人。
也许就是因为对自我认知的清晰,反而让人开始对外人抱有过多的善意和包容。觉得对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也并不是故意而为之,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在平常人的生活中,我们根本就碰不到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恶人,所以,那些伤害了我们的感情和内心的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那就是恶人。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不过就是,不要过多的对一些伤害了我们的人,抱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你未必需要理解对方,只需要知道对方的行为已经伤害了你,那么对方对你而言就已经是一个对人生无益的人。
更不要去过度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如今这样的结果,你没有必要那么善良,没有必要那么懂得替他人考虑,自私一点并没有什么错,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你想做什么都是自己的自由,不要被道德绑架,不要被情感束缚,原谅或者不原谅,都是你的权利。
这些道理或许过于深奥,让人看不懂,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或许会得到一些感触。
“我想挽回我的婚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条后台私信,一个女人向我倾吐了她的烦恼。
这个女人名叫张月(化名),今年41岁。张月在外务工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每年过年都是张月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过年了,张月终于赚到钱了,可终于可以回到家里跟丈夫和孩子短暂的相聚,一年的劳累似乎在这个时刻都烟消云散。
可是今年过年,却让张月无比的难熬,她甚至怀疑自己回来过年是否是正确的决定,甚至开始怀疑这个家是否还需要她。
“我不知道我选择在外面打工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出去,应该留在家里陪伴孩子和丈夫,要是我不这么做,也许就不会发生现在这种事情......”
张月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情,还得从年前开始说起。
年前的时候,张月得知了放假的期限以后,第一时间告诉了丈夫,表示自己28号放假,29号晚上就可以到家。
张月打工的城市离老家虽然远,交通虽然很不方便,但是用两天才可以到家,实在是张月太节俭,舍不得花钱买动车票,更不舍得坐飞机,她回家只肯坐最便宜的绿皮火车,省下那几百块钱,宁可给孩子多买点东西,也不想花在来回路费上,虽然人劳累了一些,但她觉得还是值得的。
往年丈夫听说她要回来,虽不说多欢迎,但至少也不会提出什么异议,毕竟一年就那么两次,过年又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但今年,丈夫听到张月要回来以后,却拒绝了张月,婉言劝她别回来过年。
“今年这不是特殊情况嘛,我看你就干脆还是别回来了,虽然我和孩子都很想你,但是你想想去年啊,你回来了以后有好几个月都被困在家里也办法出去工作,而且现在外面的确不安全,也不方便,我们也应该相应号召,就得留在当地过年。
回来一趟还浪费钱,在当地据说还有补助吧,等年过了以后,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你再回来,少回来一次也没啥关系。”
丈夫说得很有道理,张月也听了进去,可是张月还是有些失望,毕竟这是她一年里最大的盼望,道理她都懂,但不能回家过年看到孩子,她实在是觉得很难过。
但是,她嘴上还是答应了丈夫:“好,那我今年过年就不回来了。”
可思来想去,最终张月还是决定要回去,不过已经告诉了丈夫不回去了,张月打算将错就错的,偷偷赶回老家,给一家人一个惊喜。
她偷偷买了三十号的火车票,花了一天的时间买了一大堆的礼物带给孩子,踏上了返乡的路。
她能明白,孩子很想她,当知道她不回家以后,孩子在电话中的语气止不住地失落,她也一样想孩子,这就是她无论如何都要回家的决心。
路上,张月一直期待着回家后和家人重逢的那个瞬间,想象着丈夫和孩子看到她从天而降会有多惊讶,多惊喜,她就忍不住一个人偷着乐。
可她没想到的是,她制造的惊喜,却换回了惊吓。
张月回到家里,正好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她风尘仆仆地拎着东西赶到家中,发现年夜饭已经开始了,丈夫和孩子正坐在饭桌上吃饭。
孩子看到她,惊喜万分,一下子扑进了张月的怀里,可丈夫看到张月更多的却是惊,说话都磕磕巴巴的。
“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张月还没来得及说话,从厨房里走出来一个陌生女人,端着菜看着张月,傻了,两个女人面面相觑,眼前的一幕让张月蒙了。
女人被丈夫送出门以后,张月和丈夫孩子一起吃了一顿沉默的年夜饭。晚上哄孩子睡着以后,张月终于对着丈夫爆发了。
“那个女人是谁?孩子为什么说这个阿姨常年都住在我们家里?孩子不懂,我不是不懂,我在外面辛辛苦苦赚钱,你在家里拿我寄回来的钱用,你对得起我吗?”
可张月没想到的是,丈夫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之意,反而指责张月:
“这都是你的错!你这么多年都在外地不回家,留我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只有一个男人在家里,家能是什么样你知道吗?我需要人陪伴,我也会寂寞,孩子也需要人照顾,她来了以后,帮了我许多,是帮你尽了你没有做到的当妻子当母亲的责任。
要是你在家,我能这么做吗?!”
明明是丈夫犯下了错,背叛了家庭,背叛了在外辛苦工作供养家庭的妻子,可是丈夫却反而倒打一耙,指责李月对家庭不负责任,没有承担起本应该承担的家庭义务。
丈夫的强词夺理,片面指责,真的让李月产生了巨大的心里矛盾,一方面,丈夫的话戳中了她的内心,这么多年,为了赚钱李月一直在外辛苦打工,在家庭中的确缺少了陪伴,她一直对丈夫和孩子有许多的愧疚,让李月产生了后悔,以及自责的情绪。
即便丈夫犯了错,李月依旧还觉得自己也有一部分的责任,觉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她造成的,所以她没办法责怪丈夫,还想要挽救自己的婚姻。
说实在的,以外人的角度看来,李月真的很蠢,李月的这种想法真的让人怒其不争。明明是丈夫不争气,只能靠李月一个人远赴外地赚钱养家,可到头来丈夫又责怪她常年不在家让婚姻破碎。面对这样的一个男人,李月居然还想着原谅,简直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可是站在李月的角度来看,你却可以理解这个女人的所作所为。
她太善良了,太懂得为人着想,若不是如此,她也不会一个女人出门在外打工替丈夫分担家庭责任。
并且,李月是当事人,和丈夫恋爱结婚这么多年,他们之间一定是有过美好的过去的,丈夫一定也曾经对李月温柔过,呵护过,这样的回忆,只有李月才会有,所以她没办法去恨丈夫,更没办法把丈夫归咎成一个纯粹的恶人,即便是他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她依旧在自我安慰,想要找借口原谅对方犯下的那不可饶恕的错误。
但是,理解归理解,认不认同,是另一码事儿。我能够明白李月的善良,但我也同样愤怒于她的善良。
正如我文章刚开头说的那样,我们人生中,几乎不可能碰到所谓的真正的恶人,只是会碰到那些偶尔会把恶的念头实施出来的人,那些恶,只要是伤害到了我们,那就是恶的。
不管对方曾经多么的好,但是只要他已经对我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痛楚,那你根本就不必去试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根本就不必试图去原谅,因为他们已经是我们生命中的恶人了。
让我们痛苦,让我们人生脱离轨迹,这不算是恶,那么还有什么算得上是恶呢?
面对这样的人,或许原谅,才是一种痛苦,不原谅才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