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日再增27例
从6月11日起,北京的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据北京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5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7例、疑似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截至6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526例,累计出院411例,在院106例,累计死亡9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东城区1例、丰台区22例、门头沟区2例、房山区1例、大兴区1例。
已经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的北京,为何突然出现疫情?病毒来源于哪里?是否需要封城?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解答。
━━━━━
Q1:此轮疫情的0号病人是谁?
此轮北京疫情,最早确诊的病例来自于西城。
6月1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唐某某,男,52岁,北京市人,家住西城区月坛街道西便门东大街。这是时隔50多天后,北京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尚没有病例早于6月3日(唐某某去新发地采购的时间)出入新发地。不过,在今天公布的36例病例详情中,病例18也是同一天去新发地采购,这名61岁的河南人住大兴区观音寺街道,6月3日到新发地市场采购,10日晚出现咽痛等症状。
6月15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央视采访表示,这次疫情的第一例病例是在6月6号发病,6月13号报告的一例病例是在6月5日发病。此外,还有一些未发现的病例,可能还会把时间往前推。
━━━━━
Q2:病毒是否来自欧洲?
病毒从哪里来?北京市疾控中心杨鹏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北京新发地的病毒溯源正在调查中。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是从欧洲方向来的,初步判定与输入性有关。但病毒到底怎么来的,还无法确定。有可能是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或者进入市场的人通过分泌物进行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6月13日,已完成北京相关病例样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并正在积极开展病毒溯源。
━━━━━
Q3:三文鱼和其他海产品带毒吗?
切割进口三文鱼案板检出新冠病毒 专家:被病毒污染不代表会传染。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北京此轮疫情发生后,很多饭店都下架了三文鱼等海鲜产品。
对次,吴尊友表示,我们不能因为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就下结论说三文鱼就是传染源。也可能案板主人就是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他在讲话过程中飞沫落到了案板上;比如,可能前来采购的客人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与主人交流或砍价的讲话过程中造成案板被污染;还有可能案板主人销售的其他物品是被污染的,带有新冠病毒,也可以污染案板。
不过,海鲜的冷链运输确实给病毒的传播带来可能。吴尊友称,病毒的生物样本通常都是在低温下保存。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在批发市场,很多海产品都是冷冻储存,在这样的环境下,病毒能够存活很长时间,传染人的几率也更大。
未来三天非常关键
15日晚,央视《新闻1+1》白岩松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吴尊友介绍, 北京这次疫情发现病例、出现感染的时间最早应该在5月底前后。诊断时间最早的是11日,发病时间报告到6月5日。 我们认为, 出现感染和暴露应该在5月底、6月初。
目前北京疫情处在哪个阶段?吴尊友回应,北京市疫情应该是早期就被及时发现了。从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所有病例都指向新发地市场,指向一个来源说明没有造成广泛传播。 第二,病例特征来看,此前武汉、全国其他地方都出现了家庭聚集性和医院聚集性。 北京的病例特征没有观察到家庭聚集性,也没有观察到病人去医院就诊,发生病人间的交叉传播,引发医院聚集性。
他表示, 未来三天,是北京这次面对疫情的关键时间, 在这三天北京报告的病例数,决定了疫情的走向。北京在6月11日出现疫情,12日、13日很快响应,及时控制了疫情发展。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人,要发病就在明天后天,报告数不太增长的话,可以说,基本就稳定在这个规模了。
吴尊友介绍,北京市目前的疫情还是局部事件,范围还是非常有限,整个北京市没有必要做响应级别的调整。目前应该是对新发地的管控还是非常有力的,有信心不会造成大范围扩散。暂时没有必要全市响应级别做出调整,对个别区域进行调整是可以的。
来源/新京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楚天交通广播
编辑/王天梅 责编/全欣 终审/杜树人
疫情尚未结束,加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