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敲起春耕“擂台鼓” 吹响脱贫“集结号”

2020-04-23   V赤峰

先锋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精神,从做好“三农”工作入手,敲起了春耕备耕“擂台鼓”,吹响了脱贫攻坚“集结号”。

“面对面”推广 服务精准收益好

“你看这个辣椒苗,要想长得好、长得壮,必须施点基质肥,另外水还不能给太多……吕大哥,您来试一下”。合作社的农技教师面对面给农户讲解栽植技术。“多亏了有你的指导,去年我们几个一起种了100亩大地蔬菜,我赚了10多万元,今年我准备再种150亩,预计能赚30多万,到时候请你喝酒啊刘老师!”

又是一年备耕忙,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先锋乡先锋村种植大户吕文武正在和负责农技推广的农科技师学习大地蔬菜的种植知识。一场“面对面”的农技知识正在“送教上门”。先锋乡以巩固脱贫成效为着陆点,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全面强化农技春耕备耕推广工作,采用“农业技术员+种养殖大户+辐射带动普通农户”的服务模式,组建服务队伍,在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春耕备耕,让农技知识更便捷、更迅速、更精准地“覆盖”寻常百姓家。

“屏对屏”传授 省时省工效率高

村上的种植大户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讲解如何提高谷子的产量。

“谷子在我们地区种植历史较长, 谷子营养价值高,耐贮藏,在干旱贫困地区一般作为主粮。市场需求大,前景看好。”先锋乡广义村的杂粮种植“土专家”刁显红正在快手、抖音APP上直播教授如何提高旱地谷子产量的课程。春耕备耕进入正轨,为了保证防疫不误农时,先锋乡突破传统农技推广培训限制,制定《乡村振兴智志双扶行动计划》,利用微信群、腾讯视频会议室、抖音快手APP等方式,“云”送农科知识,“屏对屏”传授技术服务。刁显红说:“这种视频直播的方式不受距离限制,省时省工,大家可以随时提问,还能互相分享经验,销售农业产品。”截至目前,先锋乡已开展种养殖网络直播3次,累计观看人数达1000余人,通过线上问答、微信群解答、视频会议等方式帮助农户解决农技实际问题60多个。

“点对点”培育 扶贫带动效果强

初春四月,先锋乡新林村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里春意浓浓,水果柿子的香甜气味萦绕满棚。贫困户姜维成正忙着采摘水果柿子。“这批水果柿子成色好,个头大,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新林村的贫困户姜维成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摘水果柿子。2017年,由于妻子双目失明,重度残疾,姜维成家一度入不敷出。2019年村上建设了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在产业园的扶贫带动下,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能够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像这样由当地企业带动致富的家庭还有很多。

本着项目建设“短”“平”“快”的原则,先锋乡现已“点对点”培育重点项目建设4个,分别为笤帚苗产业示范基地、新林村蜂柿温室暖棚项目、新地村蜂柿温室暖棚项目、张家伙房村香菇种植基地。除张家伙房村香菇种植基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扶持外,其余三个项目均为中化集团及北京昌平区对口帮扶产业。四个产业基地都是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现今,笤帚苗产业示范基地生产的大笤帚、张家伙房村香菇种植基地出产的香菇现均已远销韩、美等国家;另外,在扶贫效益带动方面,4个产业基地所得收益均按比例投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中;在扶贫用工方面,优先雇佣贫困户,鼓励村民以承包、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累计吸纳用工100余人,带动贫困户用工20余名,目前人均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

来源: 阿旗新闻

编辑:毕永宝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