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MDS同步资讯——灵北雷沙吉兰现场实时播报

2019-09-23   医脉通神经科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刚刚结束,2019年帕金森与运动障碍协会(MDS)年度盛会便于法国南部港口城市尼斯再燃“学术烽火”。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95个国家5800多位专家参会,将持续至9月26日。

今年会议主题为“运动障碍:从科研到临床实践的转化“。收录摘要约2200篇,将在3次主场会议、11次分场会议、1次技能研讨会和1次专题会议上讨论展开。

现撷取首日会议精华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帕金森病(PD)早期的识别与治疗

法国Franck Durif教授及加拿大Susan Fox教授联袂主持首场会议,德国教授Daniela Berg、马来西亚Shen-Yang Lim教授及法国Olivier Rascol教授做出精彩演讲。

Daniela Berg:帕金森病前驱期及早期的识别

PD前驱期是指存在退行性病变、但尚未出现运动症状的阶段,该阶段可能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2015年MDS协会制定的PD前驱期临床研究标准,纳入了生物标志物,而非运动症状(NMS)作为危险因素预测PD的转化。

Berg教授重点介绍了最新发布的MDS两项诊断标准(更新的前驱期和早期PD临床确诊)

2019年MDS刚刚更新了前驱期诊断标准,大部分预测值没有变化,阳性似然比在伴有嗅觉减退患者中增加,在黑质超声降低患者中降低。男性,糖尿病,全面认知功能降低,躯体活动性差及血浆尿酸含量低均作为新的标志物增补到标准中。

2018年MDS发布了早期PD临床确诊标准(基于2015MDS诊断标准修改),去掉了支持标准和病程的参考,调整了几条警示症至绝对排除标准,验证结果显示标准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达到95.4%和68.9%。

Shen-YangLim:PD早期干预的价值和获益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PD早期使用何种药物治疗,一直是神经领域的热点话题。Shen-Yang Lim教授提到,PD确诊后早期干预以帮忙患者适应或接受PD诊断的事实,延缓临床疾病进展、有效的控制症状(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维持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包括运动并发症)。早期治疗药物中左旋多巴(L-DOPA)依然是最有效药物,不建议刻意推迟。其他可以应用的药物包括: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BI)、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雷沙吉兰(第二代MAO-BI)对于症状的改善与DAs相当,且运动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安全性好,服用方便,还可以改善患者疲乏。DAs可以改善PD患者抑郁症状和淡漠。

2018年处方趋势分析,目前美国使用DAs比例在过去10年没有变化,然而使用MAO-BI,主要是雷沙吉兰的比例从22%提升到30%。或可归因为,医生认为雷沙吉兰是目前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疗效的多巴胺能药物(ADAGIO结果,NET-PD事后分析结果)。西方国家抗胆碱能药物使用比例较低,但在亚洲使用比例则高达20%-40%,价格是主要影响因素。

患者教育非常必要,早诊断、早治疗,不要一味排斥药物治疗。治疗需要摒弃“一刀切”,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药应考虑年龄、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和类型、职业和生活方式、非运动症状和共病以及患者偏好等因素。更关注长期获益;潜在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应该作为早期起始首选。

OlivierRascol:疾病修饰疗法在PD中应用的现状和未来

Olivier Rascol教授提到,自1993年以降至21世纪初,开展了一些PD神经保护的研究。以ADAGIO为代表的延迟开始型研究证实,雷沙吉兰1mg/d具有显著的疾病修饰作用(2mg/d结果不一致),PROUD研究结果显示普拉克索无疾病修饰作用,LEAP研究结果显示L-DOPA无疾病修饰作用。故而,在2018 MDS运动症状循证建议中,预防/延缓PD进展的治疗暂无临床有效的药物推荐,雷沙吉兰的疾病修饰疗效正在调查研究中。

临床方面依然迫切需要疾病修饰治疗(DMT)手段,认为对于DMT探询最有可能治愈PD的靶点机制是核心,其中α-突触核蛋白被认为在PD病理学机制的占主导,针对α-Syn的研发重点放在减少其合成、避免蛋白累积、降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阻断细胞间的传播。

创建动物模型(基因突变的动物,诱发α-Syn聚集等),选择生物标志物(α–Syn显像剂),选择患者群(更早期患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参与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帕金森病晚期运动和非运动波动及异动症的识别及治疗

来自法国Elena Moro教授和新加坡Louis Tan教授主持“帕金森病晚期并发症的识别和治疗“环节,意大利Angelo Antonini教授、美国Jennifer Goldman教授及以色列Nir Giladi教授做出精彩演讲。

AngeloAntonini:运动和非运动波动与异动症

Angelo Antonini教授介绍了运动并发症发病机制。随着疾病的进展及多巴胺能药物的选择,中晚期PD会出现运动并发症(运动波动和异动症)。基于PPMI的数据,患者接受治疗后4年有80%患者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其中剂末现象(WO)是主要表现形式,病理机制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导致对左旋多巴的缓冲能力降低、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收到的脉冲样刺激及患者胃排空延迟有关。

运动波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病程(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L-DOPA剂量、患者本身因素有关。另外左旋多巴治疗持续的时间不会增加异动症发生的风险。运动波动的管理推荐在L-DOPA的基础上添加MAO-BI、COMT-I和DAs(相对于安慰剂,均可以减少关期时间1-2小时)。DAs使用对PD患者睡眠和抑郁症状改善可能有效,MAO-BI(雷沙吉兰)对疲乏的改善有效,新型MAO-BI加通道阻滞剂如沙芬酰胺和唑尼沙胺均可改善运动波动。

最后教授指出,目前治疗的挑战在于,患者关期表现的差异很大及非运动症状的出现。

JenniferGoldman:PD晚期并发症的识别与治疗——认知、行为和精神问题

Jennifer Goldman教授介绍非运动症状在疾病不同阶段均有表现,甚至早于运动症状出现10-20年。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甚于运动症状,并显著增加致死性。

为了更好的识别患者出现非运动症状,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报告、照料者反馈、临床观察、诊断标准及客观证据。

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很常见,约80%患者最终均会出现帕金森病痴呆(PDD),卡巴拉汀可改善PDD,雷沙吉兰有数据可改善MCI;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约40%,SNRI可改善但不良反应包括OH和睡眠障碍;冲动控制障碍(ICD)发生率3.5~42%,包括病理性赌博、冲动购物、性功能亢进等,男性、年轻、早发PD患者发生ICD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需要通过反复询问及ICD问卷识别,主要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有关。可调整PD药物的使用,减少或停止DAs使用,或添加抗抑郁药物。大于50% PD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匹莫范色林可能有效。

Nir Giladi:步态及平衡失调

帕金森病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姿势不稳定和步态障碍(PIGD),中晚期常见,早期患者也不罕见。

PIGD的危险因素包括运动症状持续时间、共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抗抑郁药物、DAs。

治疗上,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雷沙吉兰为代表的MAO-BI、L-dopa、金刚烷胺,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认知训练、神经调节、可穿戴设备、共病治疗以及运动和物理疗法。Nir Giladi教授谈到,每次就诊时评估跌倒风险,实行个性化医疗和非医疗治疗,在诊断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刺激因素以及持续治疗共病可推迟第一次跌倒的发生。

会议点评

我们有幸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的肖勤教授。肖勤教授是MDS亚太地区教育委员会委员。她为我们分享了她对于此次大会主题的理解,以及建议关注会议内容。

肖勤教授:2019MDS会议围绕临床转化问题展开讨论,对临床工作有参考价值,今天的内容简单要义三点如下:

1. 2019 MDS对于PD前驱期诊断标准的更新,加入了更多的危险因素预测,包括认知功能状态和血浆尿酸含量,对临床科研工作,如疾病修饰疗法研究中患者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但由于前驱期诊断标准是通过方法学计算得出,还无法证实前驱期的转归。临床中不能绝对的套用标准进行个体判断,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结果等综合诊断。

2. PD疾病修饰疗法临床很需要,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结论哪个药物或化合物被证实有疾病修饰作用,但不断有新的靶点新的方法的出现,给临床很大希望。其中α-突触核蛋白不断被提及,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3. 以往认为步态异常和姿势平衡障碍(PIGD)更多出现于中晚期患者,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 MDS的诊断标准未将PIGD作为诊断的主症。但今天的会议中,Nir Giladi教授提及早期患者中发生率也很高,甚至在诊断前4年就有步态和姿势异常的出现,并随着病程的变化有所改变。

肖教授进一步表示,后续4天更多的学术盛宴即将登场,建议大家未来几天可关注以下内容:

功能性运动障碍专场:既往很少提及PD病理学机制和危险因素,今年有专门的专题进行介绍;

抽搐和图雷特综合症专场:既往基础研究开展较弱,今年会有病理学机制的报告;

运动障碍大数据分析的临床应用专场:可以了解数字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在帕金森领域的应用。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异质性合并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病理表现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能神经元的丢失,及α-突触核蛋白(一种神经元蛋白出现异常的构象变化导致的毒性寡聚体)在神经元聚集,以路易小体形式存在。

主要因运动症状的出现如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被识别,但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焦虑、睡眠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被证实与帕金森病有关。

以上信息由丹麦-灵北雷沙吉兰团队进行报道。

灵北公司的使命:不懈努力,帮助每一位患者恢复脑部健康,使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Fox SH, et al. InternationalParkinson and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 Updateon treatments for the 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Mov Disord.2018;33(8):1248-66.

[2] Seppi K, et al. Update on treatments for non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disease-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 Mov Disord. 2019;34(2):180-98.

[3] Berg D, et al.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criteria for clinicallyestablished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 Mov Disord. 2018;33(10):1643-6.

[4] Lim SY, Tan AH.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pros and cons of conventional outcome measures in Parkinson's disease.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8;46 Suppl 1:S47-S52.

[5] Charvin D, et 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arkinson disease: beyonddopaminergic drugs. Nat Rev Drug Discov. 2018;17(11):804-22.

[6] guideline N. Parkinson's disease inadul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Parkinson's disease in adul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Institute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Clinical Guidelines. London:nice.org.uk/guidance/ng71; 2017.

[7] Poewe W, et al. Parkinson disease.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13.

[8] Nonnekes J, et al. Freezing of gait: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management. LancetNeurol. 2015;14(7):7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