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新乡11月22日电(徐世起 姜永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有无数个党员干部奋斗在脱贫路上,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责任和担当,她也是其中的一位。她叫孙海霞,现任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井南洼村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以来,孙海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和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全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驻村帮扶工作中,为整村脱贫工作兢兢业业,积极为村民们努力奔走,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井南洼村下辖7个自然村172户569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户183人,是深度贫困村。
一直以来,井南洼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底,小农经济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孙海霞到任后,并没有着急“跟风”盲目上项目,而是先理清“家底”,进行反思,村里脱贫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她苦苦追寻着答案。为了便于和群众在一起,她把自己“家”搬到了村里,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
她知道群众关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只有踏踏实实工作,带领群众致富,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才能给村里带来变化,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她牢记自己是来带领大家脱贫的,帮助大家致富的。为做到精准帮扶,她跑遍了井南洼村的各个角落,到老党员、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井南洼村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孙海霞和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坚持以人为本,强抓队伍建设。
一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学习和议会制度,制定发展经济规划,责任到人,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在她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团结一致,真心为民,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带好党员队伍。以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重要作用为推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红分管理积分制”和党员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邀请专家为党员讲党课,发展党员、预备党员各一名。着力规范村级干部队伍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扎实抓好党建工作。完善和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监督村级班子议事、决策程序、村务公开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好月末干群联席会。设立“爱心积分卡”,通过孝老爱亲评比、家风家训评比、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卫生文明户评比、脱贫示范户评比、勤劳致富带头人评选、积极参与村集体各项活动等评选活动,对荣获先进的农户,进行积分奖励。
修道路,改水电,狠抓精准扶贫
她认真研读学习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用足用好政策,全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多年以来,吃水难、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井南洼村人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为尽快解决这个民生问题,她主动跑项目、筹资金,向上级争取资金108万元新建500米深水机井一眼、铺设饮水管网6277米,筹资2万元安装净水过滤器,使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该村饮水安全问题。
为完善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她多方奔走,四处筹资,建设了投资380万元的500KW光伏村级电站、新建了投资13万综合性文化广场、投资24万修建了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一名合格执业乡村医生、投资280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建成了投资99万元的户户通项目、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宽带通村项目等。2019年又争取投资260万元的入村主路项目及投资15万元的村村通道路项目,拓宽了井南洼村通向外面的大门。
解民忧,办实事,加快脱贫步伐
为了加快脱贫步伐,孙海霞积极落实百企帮百村活动,协调爱心企业筹资近40万元,对全村22户危房进行修补改造,对村里广场进行硬化。扶贫日协调中医院专家来村为群众开展义诊。为体现社会关爱,她组织社会爱心团队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 80人次。为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她积极争取1.5万元为村里困难家庭儿童改造房间。2018年以来,孙海霞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帮助群众销售粉条近8000余斤,彻底解决了群众农副产品积压的后顾之忧。
在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上,她多方协调企业出资为贫困户购买了花椒苗4000余棵,并对村内文化墙进行美化。当她看到村里的通讯接收信号差,她就又协调联通公司投资50万元为村里架设临时信号扩大器,改善村民通讯质量。
为了改善井南洼村委会落后的办公条件,协调资金5万余元,购置办公桌椅、空调、取暖设备,该村办公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
多宣传,树正气,注重精神扶贫
孙海霞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宣传发动,狠抓思想扶贫,扶贫先扶志、扶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组织号召贫困户积极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对村容村貌、户容户貌进行了整治,评选出了“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党员”、“优秀代表”、“脱贫致富能手”、“优秀党小组长”等活动。积极组建“爱心超市”,把“爱心超市”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引导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意识,使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的思想,鼓励他们用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由于多年在县城机关工作,2018年刚到村里时,她面对全新的环境很不适应,两个星期下来,人瘦了,脸黑了,因不适应山里的水,满嘴都起了泡。对于这个从机关来的驻村书记,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并不看好,都在用怀疑的态度观望着。当村里的群众得知她家里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连孩子发烧住院都顾不上照顾的时候,都非常感动。“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大老远来帮助我们。图的是什么?”孙海霞的真情服务、真诚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井南洼村的村民们说,孙书记为村里发展经济做的好事、实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把她当成井南洼村的闺女。现在的孙海霞走到井南洼村的街头巷尾,村里的群众都叫着她的小名,跟她打招呼,邀请她到家里吃饭。她把井南洼当作自己的家,村里的群众都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村里的老人说,小霞就是我们村里的闺女,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她说,大家还都把花生、红薯、青菜及刚蒸出来的馒头,送到工作队里来。
井南洼村的群众不会忘记,孙海霞为了村里的大事小事操碎了心。村民裴龙根因脑溢血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落下了后遗症,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负担很重,孙海霞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裴龙根一家办理了低保,还联系理发师到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裴龙根理发。她多方联系,帮助贫困户郭立龙解决了儿子郭晨晨的入学问题。村民郭合伟因车祸住进了医院,她就带领村两委去慰问看望。得知村农民合作社误工补助不到位,她就积极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她还想方设法联系城里的医生进村入户为裴龙根、王玉平、王生河、郭艳忠等全家义务免费体检。她经常对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说,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只有你的心,实实在在放在群众的心上,大家将心比心,才会真心理解你的。
有的朋友曾经问她,你这么努力,值得吗?家里支持吗?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记得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她不忍心看到群众失望,她选择了事业和工作。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特别想家。她已经数不清暗自流过多少眼泪,想想两岁多的孩子,亏欠丈夫和家庭的又太多太多,也不能常在年迈的父母跟前尽孝。她常常自问: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妻子和儿媳吗?可是当她看到村里那一张张期盼脱离生活困境的面孔时,她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孙海霞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忘我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2019年荣获辉县市“巾帼扶贫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在井南洼人踏入脱贫致富的征程,迎接幸福生活的同时,孙海霞书记正在谋划着引进新的项目,为了井南洼更美好的明天,她坚守初心、使命牢记,用汗水和智慧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扶贫路上,她一直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