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2021年1月31日属于谁?
我的答案……反正不是发新歌的汪峰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近7年来汪峰有所动作时观众对其作品关注度最大的一次了。
回想一下,自从2013年,汪峰的大动作(比如发歌、开演唱会、公布恋情等等)先后撞上王菲&李亚鹏离婚、恒大问鼎亚冠、吴奇隆刘诗诗公布恋情、杨幂刘恺威结婚、张艺谋超生曝光、保罗沃克去世、嫦娥三号发射成功、MH370失联之后,网友对这位的动向就有了点儿特别的关注。
在当下的华语糊坛能够拥有这样关注度的歌手,大概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吧。
然而,流量大是真,鸡肋也是真。
一直以来,众人于汪峰身上的这份关注&期待对他本人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用处:“每次我发歌大家总会万分兴奋,但兴奋却从来不是为了我”,简直是小丑竟是我自己的另一种真实写照。
等到再晚一点儿,就连这点儿负面热度都没得了。
因为又有新瓜来了,尽管事件的几位主人公都是素人,但因为内容涉及了SNH48退团前成员、当事人之一抑郁症自杀、PUA骗钱、第三者插足等热点话题,不能说完全吸走了网友的注意力,也彻底给“汪峰新歌”的热点画上了句号。
回看汪峰这次发新歌的整个过程,在营销上是基本到位甚至可以说挺成功的。
虽说我们一直调侃“汪峰有动作,娱乐圈就会发生大事来抢他头条”,可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这个思考过程是相反的,即“娱乐圈有瓜,网友才会回头看汪峰,看看他是不是要有什么动作”。
往常遇到这样的“玄学巧合”,汪峰都是坐等被调侃,而这次他终于学会反客为主,以加入吃瓜大军,之后还自行产瓜,外加别人成人之美的方式,完成了对观众注意力的转嫁。
然而,事情到最后结果却是——即便积攒了如此之高的关注度,汪峰的新歌依然是后继无力,甚至“没有人在乎”。
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歌曲本身不过关。
无论音乐作品、影视综艺亦或者明星艺人,宣传营销策略都只是外在手段,它们的确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某件事/某个人,但能否把吸引过来的人留住,还要看作品本身的质量/艺人本身的水平。
所以啊,汪峰和“存在感”、“头条”之间,缺的从不是“玄学运气”,而是一首得以传唱的作品啊(来自求生欲的PS.我知道汪峰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歌了,我是说新的&也没有说有传唱度的才是好的,但有传唱度总会有存在感的,over)。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fjDYXcBMMueE88vp7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