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三顷三村这个义和镇人口最少的“小不点村”集中拆迁,全村七大姓氏九大家族将搬离这个生活了九十四年的村庄,整体入驻颐正家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怀着对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向往,迈开大步,逐梦前行。
作为义和镇今年拆迁的第五个村,三顷三村紧跟全镇拆村并居的步伐,全村57户141名村民一致同意整体搬迁,拆迁协议签订率达到了100%。
7月22日,三顷三村广大群众早已将全部家当搬入临时新家,旧房也全部腾空,集中拆迁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6月5日至7月22日,义和镇先后完成了油坊、千二、北太平、蒲台和三顷三等5个村的集中搬迁,在48天的搬迁中,广大干部群众和众多网友,对义和镇搬迁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最近在网上流传的这段网友留言,反映正是义和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旧房拆除,心有伤感。
集中搬迁,大势所趋。
认清形势,痛下决心。
旧的不去,新的怎来!
破旧立新,发展阵痛。
今日搬迁,他日复垦。
昔日家园,再变良田。
统一流转,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扎根沃土。
新楼洁净,小区温馨。
幸福家园,令人期待!
三顷三村村落记忆
三顷三村位于义和镇政府驻地西南角1.5公里处,区域面积500余亩,其中村庄占地67.7亩,耕地面积300亩。1925年,潍坊市寿光上口镇半截河村段氏迁居于此,于沾化县黄升店吴士斌的三顷三地段上定居立村,故名三顷三至今。1954年成立了互助组,1955-1958年先后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该村与蒲台村、艾河村、北太平村、西河村同属于保华社,当时属于蒲台村的一个生产小队。1959年该村由保华社分为行政村,孙金贵时任大队长,分两个生产小队。
全村57户、141口人,主要有单、张、朱、张、王、袁、单、孙、段等7大姓氏9大家族。其中,单姓主要是1932年由山东寿光驾屋村迁入,张姓主要是1930年由山东寿光大家洼镇王呈村迁入,朱姓主要是1930年由山东寿光大家洼镇太平村迁入,张姓主要是由1940年山东寿光候镇四起仓村迁入,王姓主要是1923年山东寿光南河村迁入,袁姓主要是1930年山东寿光道口镇贤村迁入,单姓主要是1925年山东寿光单家迁入,孙姓主要是1930年山东寿光道口镇南陈家迁入,段姓主要是1925年山东寿光迁入。多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河口区计划生育“三为主”模范村、河口区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河口区“五好”村党支部、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小康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编辑:大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