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电影院撤走了好几部本来会成为爆款的电影,却也低调上映了一部估计是年内最大的黑马,而且它还是一部国产动画片。点映一开始,该片就拿到了8.6分,现在(7.21日)8.7分,妥妥的神作无疑了,它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2017年,我们有《战狼2》,2018年有《我不是药神》,今年暑期档可能只有它了。小编在看完之后已经把它排进了国产电影十佳前五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话它绝对会是今年最好的国产动画片,也可能是最近几年都会最好的那个,甚至可以代表国漫和欧美的动画片抗衡。
2015年,口碑大作《大圣归来》上映,成为当年最好的动画片,豆瓣8.3分。当时,很多人说国漫的春天已经到来,后来,《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相继问世,但小编觉得这些国漫虽然有突破可始终在技术上和形式上做文章要多于对故事内核的提炼,不是情节过于简单,就是主题先行得厉害,只给人眼前一亮,再无深层次的东西。
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现,终于打破了国漫的上限——创新。该片的创新是在保证画面顶级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对娱乐性和深度性的全面提升。
娱乐性上,我觉得它拥有国产电影少有的有趣的笑料,没错,是全部的国产电影,不限于动画片。最近的一部算是国产喜剧片的应该是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可那个尬啊,真的是剧情完全配不上演员,白瞎了黄渤和沈腾两位小哥哥,我一度怀疑是有人盗用了宁浩的名字。
再看国漫,最近几年几乎找不到笑料好的片子,大多一本正经地讲一个过去的故事,放不下道德和舆论的包袱,反正故事到最后都是为了讲道理服务的。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在人物设定上就往有趣、亲民的方向上靠近。讲川普的太乙真人,有口吃的申公豹、反差萌的村民大汉、开宝莲有密码锁,都在适当时候跳出来缓解气氛,让故事更好的进行下去,让观众在笑料百出中接受这个有趣的故事。从这些安排上可以看到导演饺子绝对是香港无厘头和美国好莱坞搞笑片的爱好者。
而最大的改编则是哪吒本身。
大多数人对哪吒的印象来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西游记》、《封神演义》三部作品,该片主要改编自《封神演义》。在我们的概念中哪吒是个叛逆的清秀少年,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披混天绫,帅得一比。在79年豆瓣高达9分的《哪吒闹海》中基本上就是哪吒在中国影视作品的高光时刻。
反观《哪吒之魔童降世》,烟熏妆、黑眼圈,大嘴巴,走路吊儿郎当,要多丑有多丑,没事还喜欢念打油诗,完全颠覆了我们心中对哪吒的定义。
但是靠着行云流水的动作场景,流畅的叙事能力和前面说过的笑料百出,观众并不会觉得这个哪吒陌生,而是觉得这个哪吒怎么这么有意思,打个比喻的话应该就是你会喜欢上很丑的黄渤是一个道理。
说完娱乐性,我们来说重头戏深刻性,这是该片可以得高分的根本原因。经过一波波烂片的洗礼,中国观众终于开始学会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片,于是倒推着中国影视行业对作品的高要求和高标准,那些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好片大多是选择主动远离观众,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在中国这个文以载道的国度,所有文艺作品都要揭示某种意义,否则就是辣鸡,于是主题先行成了一个特别糟糕的潮流,束缚着好故事的诞生。
在这个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得到一个个道理和鸡汤,但故事本身的乐趣却少之又少,我们不排斥主题,排斥的没有故事铺垫的主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不再是过去传统定义下的“割肉还母,削骨还父,对父权的反抗”,而是对命运的抗争,从亲情的小世界中脱离出来,达到具有普世价值的高度。
中国人向来信命,相信注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以宿命论为主的国家,换成比较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觉得突破自身的阶级是很难的,能不能突破不是努力的程度决定的,而是命运决定的。
为了更好体现命运这个东西,剧情在缩减篇幅(去掉李靖另外两个儿子)的同时设置了对比。龙王三太子敖丙和哪吒分别是灵珠和魔丸转世。在对龙宫的设定上,剧情也一反常态,把龙宫塑造成镇压海底怪兽的监狱(难道是镇压哥斯拉?),他们称为“海底炼狱”。龙族被天界和人界看做异类,不得跻身上层阶级,所以敖丙带着灵珠转世的身份给龙族带来了新的希望,他背负着整个族类的兴亡责任。
哪吒虽是魔丸转世却无拘无束,身为陈塘关总兵的太子,加持着官二代的身份和一个神仙师傅的教导,受尽世人的喜爱,世人害怕他但是无可奈何,不看他的面子也会看在李靖的面子上选择原谅他。
和敖丙拥有相同命运的是申公豹,申公豹是和太乙真人形成对比的。在剧情一开始,元始天尊就内定了太乙真人是“昆仑十二金仙”最后一个名额,但操着川普(哪里不对劲)的太乙真人法力并没有高强到哪里,生活习惯也不好,差不多就是个死肥仔,还爱喝酒睡觉。
但申公豹因为是豹子修炼成神仙,这样的出身代表他的上限只能到元始天尊坐下弟子这里,爬不上去了,所以他充分发挥小指头说的“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的处世哲学,在背后串改了哪吒和敖丙的命运。他希望含着灵珠出世的敖丙可以在三年后的天劫咒发威时,打败魔童哪吒受到人间和天庭的重视,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这样,因为出身决定的命运在敖丙和哪吒;龙宫和天庭;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三个对比中一步步往前推进。
身处劣势的申公豹说了这么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搬不动。这句话放在他、敖丙和哪吒身上是最好的注解。哪吒因为魔丸转世受到陈塘关全体民众的排挤,他孤独,敏感,所以用强大的战斗力发泄情绪,保护自己。
可是出现了两个变故,一个是敖丙和哪吒成了唯一的好朋友,一个是李靖决定代替哪吒死于天雷之下。这两个就是该片关于友情和亲情的塑造,非常成功。
两个同样孤独的孩子因为巧合认识,认定彼此是对方的唯一的朋友,但因为命运的捉弄,他们之间必有一战。李靖对哪吒的父爱是一条贯穿全片的线。他骗哪吒是灵珠转世所以天生神力,他骗哪吒父老乡亲会来参加他的生辰宴,他拥有着传统中国父亲的优缺点,沉默、严厉,不苟言笑,但在关键时刻是大山一样的存在,可以牺牲自己保全儿子的性命。也是他的付出让哪吒醒悟,帮助他从成魔的路上折了回来。这一段非常感动,是全片的泪点,但控制得很成熟,火候恰当。
最后敖丙和哪吒联手对抗了天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一幕很燃,很爆炸,很精彩,视觉特效和情绪铺垫都达到国漫的新高度。
说到底,他们都是强大的命运棋盘上的棋子,但该片的主题不是教观众认命,而是“去你个niao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是“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是“你是谁你自己说了算”。
这样的正能量不同于《战狼2》的国家后盾;不同于《我不是药神》的对生命的大爱;也不同于《流浪地球》对宇宙的思索,它是那么的接地气,那么靠近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我们的出身,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对应,我们可以体会人心的成见,命运的强悍,但我们也同样渴望摆脱这些枷锁,摆脱世人的眼光,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恰好《哪吒之魔童降世》帮助我们完成了这样的梦想,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即使最后还是命运胜利了,你也不妄好好活一回。这就是普世价值,不因民族、国家、疆域、人种而不同的普世价值。
中国这个绵延了五千年的文明国家其实是有着丰富的宝藏可以挖掘的,我们有着自己的神话、哲学,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好莱坞拍到最后除了我们是伐木累也拍不出啥新鲜玩意了)。
因为我们曾经是地球的扛把子,是绝对的GDP第一。所以怎么开发这些珍贵的遗产,用现当代的语言更好地传递出去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好好思考的,中国没必要跟在美国后面追求恢弘的画面,华丽的效果和拯救世界的口号,中国有足以打动和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
“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是太乙真人最后对哪吒的评价,也是导演对国漫的寄托,对国产电影的期待。
等待饺子的下一部《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