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可提前下班...多提案关注民生

2020-05-13   大连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接孩子可提前下班...多提案关注民生

政协大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

5月13日至15日举行

听民声,传民意。作为履职的重要任务,市政协委员们将把前期深入调研的问题,以提案的方式向大会真实地反映群众愿望,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市政协委员们将带来哪些好的建议?在企业成立职工亲子空间、给人行过街天桥加个“遮阳棚”......记者发现,教育、医疗、交通、城建等民生话题,依然是委员们的关切焦点。

教育

家有学龄儿童的职工

下班时间提前0.5-1小时

中小学校放学时间早于家长下班时间。放学后,孩子该去哪儿?成了上班族的一大苦恼。

科教卫委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提案》中提出,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严禁将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违规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 探索建立引入第三方机构服务机制。研究出台《校内课后托管引入第三方机构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 对组织课后服务工作困难较大的地区和学校,准许具备资质的社会托管机构与学校联合开展课后服务。
  • 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 可采取社区举办、学校支持的方式,尝试在社区设立“公益班”。 探索学校与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城市书房等机构组织的联动机制,学生放学后可由专人接送到离家较近的上述机构。
  • 提倡企事业单位为家有学龄儿童的职工安排弹性工作时间, 家中有在校学生的父母一方,单位可视情况将其下班时间提前0.5-1小时。 探索工会牵头,政府补贴,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的方式,在企业成立职工亲子空间。

交通

灯杆和悬臂

安装光带式LED信号灯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司机开车都会遇到被前车或者树枝遮挡信号灯的情况,稍不注意误闯了红灯,轻则6分没了,重则发生交通事故还会有生命危险。

鲁岩委员建议,除圆形信号灯之外, 在灯杆和悬挂指示灯的悬臂上也安装LED信号灯,使得两侧的灯杆、悬臂都成为了指示灯,这种光带式信号灯大大减少了驾驶员误闯红灯的情况。一些美观的交通信号灯还会成为城市景观。而且,现在LED发光体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能耗低,也大大节省了社会成本。

在地铁12号线增设站点

提延发车时间

随着大连地铁12号线开通运行,有效缩短了旅顺口区与大连中心生活圈的距离。近年来,随着沿途高新园区、旅顺口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线路沿途出行需求显著增加。

“现有的站点已经满足不了附近居民出行的需求。”黄鹤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因蔡大岭站与黄泥川站相隔4.5公里,但在此距离内有多处发展成熟的小区与外资企业,市民通行极为不便利。为此, 他建议地铁12号线在普罗旺斯一期附近加设站点,解决周围居民及上班人士出行不便的困扰。

据了解,地铁12号线末班车时间为20:30,而地铁1号线末班车时间为22:30。黄鹤委员 建议末班车时间延长到22:30,杜紫阳委员 建议将早晨旅顺新港站的发车时间改为5:55,从而更好地实现和1号线的无缝衔接,切实解决市民及学生乘坐按时上下班、上下学通勤的迫切需求。

医疗

减少“无效医疗”“过度医疗”

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这是现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如何减少“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闫金松委员 建议,指定普通疾病、常见疾病病种表:按照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将常见、普通疾病单独划分出来。

按照各类疾病诊治所需要的费用进行统计,划定门诊的支付标准:从患者的角度,减少因为需要住院医保支付,而产生的主动住院;由此减少过度化验检查、过度治疗,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医保经费。

同时,减少了无效住院,为真正的重大、疑难患者提供足够的床位和医疗卫生资源。

此外,设定门诊常见、普通疾病的检诊标准:设定常见病、普通疾病的检诊标准,设定专门的检诊医生,对常见疾病、普通疾病进行检诊,实现门诊医保的专门医保费用支付。

卫生

把公筷公勺推广

纳入餐饮企业考核指标

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好习惯。可舌尖上的防控怎么办?推行公筷公勺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

委员张绍虹在调研餐饮企业时发现,只有五星级酒店及少数餐饮企业,其它的绝大多数餐厅,特别是中小餐饮企业没有配备公用的分餐餐具、餐勺,这就存在着大家一起聚餐有可能被传染疾病的风险。

建议所有餐饮企业,大小餐馆,单位食堂都配备公筷,母勺及夹菜夹等,积极倡导分餐进食。在保留传统饮食文化和人文交往的同时,积极倡导各种餐饮活动和日常家庭生活中采用公筷母勺、自助餐、分餐等餐饮形式,从餐桌上预防病毒和疾病的传播。

委员于苗 建议将公筷公勺推广作为评审餐饮企业等级和形象的一项考核指标,通过为餐饮企业授牌一批(公筷公勺推广示范店),引导全体餐饮企业朝着普及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发展。

城建

停车场升级

让停车和换乘无缝对接

“P+R停车场”,即“停车+换乘”的功能组合。这种停车场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收费低廉,有望将部分私家车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中来。

为有效推进我市轨道交通P+R停车场建设发展,张军委员建议,在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阶段同步对轨道交通场站周边P+R停车场建设进行专项规划,将用地和方案纳入全市新一轮空间规划,逐步实现轨道交通场站与P+R停车场一体规划、同步建设。在停车场选址方面,能够做全局性考虑,有针对性调整。并针对轨道交通沿线P+R停车场的建设及运行收费优惠定价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给人行过街天桥

加个“遮阳棚”

目前,我市很多人行过街天桥等设施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大部分天桥没有遮阳棚,市民饱受雨淋和日晒之苦,老弱病残市民出行更是难上加难。

为此,梁玉山委员建议, 为具备条件的人行过街天桥安装具有透明玻璃等景观功能的直升电梯,并排专人进行运维。可以建设运营成本较高的电梯式人行过街天桥,保障24小时值守,并有专人定点值守。他还建议,给天桥加装顶盖遮日避雨。

来源:大连天健网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金东淑 冉嬛

编辑:婷婷 校对:徐健 编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