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珊,12张少女时期的老照片,曾经是无数少年心中的梦中情人

2019-06-03   书法人瞿宇辉

丛珊

丛珊,一代女明星,1962年出生于北京。她成长在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从小学起就喜欢唱歌、跳舞。上中学后,丛珊喜欢上了电影,当一名演员成了她的梦想。

1981年,她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班第二批录取的学生。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1982年,著名导演谢晋拍摄影片《牧马人》,丛珊以她质朴的外表形象被选中饰演女主角李秀芝。这是她第一次上银幕,也是这部电影,让她一炮走红,家喻户晓。她清新自然纯朴的形象,让观众第一次认识了她,记住了她。

丛珊

在《牧马人》里,丛珊以质朴、细腻,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这一纯真、善良、可爱的农村妇女形象。当年,这部影片的上映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观影人数达到了1.2亿,丛珊在一夜之间成为无数少年心目中的梦中情人。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由于导演和演员的密切配合,使该片获得了文化部1982年优秀故事片奖和1983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丛珊也因此在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竞争中获得提名,同时,她还以60万选票当选《中国青年报》“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榜首。

丛珊

1983年,丛珊再次出现在谢晋导演的影片《秋瑾》中,这次,她扮演秋瑾的贴身丫环,戏虽不多,但她却把清末大户人家奴婢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恰到好处。丛珊拍的电影不多,但她所饰演的角色都十分成功,这与她对角色的研究、生活的体验分不开的。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她饰演的《良家妇女》中的女主人公余杏仙,透过她那双充满哀怨与希望的目光,将杏仙坎坷的生活经历、复杂的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该片获得了1986年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项。

丛珊

丛珊喜爱舞台,热爱艺术,为了寻求更高的艺术标准,经过深思熟虑,她于1987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赴法国留学,去完成她的艺术之旅。初到法国的她,为了提高语言能力,先读了七个月的语言班,语言水平突飞猛进。瞿宇辉。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七个月后,她顺利地进入法兰西国家高等戏剧艺术学院进修。有一部根据我国的《列子》改编的舞台剧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这是丛珊与两个法国演员在法国非常有名香榭丽舍大街旁的圆顶剧场演出的,她是在那个剧场演出的第一个中国演员。

丛珊

丛珊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专业的演员,舞台剧是她的专业。在法国的这段生活经历让她收益颇多,她学会了热爱生活,也改变了她对工作的态度,让她变得有定力。她曾经认为,在不在一线,当不当女主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演戏对生活进行思考。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在法国期间,丛珊拍摄了《风中的女人》、《爱的面孔》、《至空传》等影视剧和舞台剧;其间,她也回国参演了《戏说慈禧》等一些电影、电视剧。1996年,她回到国内,陆续参加了一些电视剧的拍摄,频频现身于各种公众场合。

丛珊

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曾在香港卫星电视中文台担任文化名人访谈、卫视五星站等特别栏目主持人;并先后用汉语、英语、法语演过20余部影视片剧及10多部舞台剧;参与了各种颁奖典礼和庆典活动,或担任颁奖嘉宾。图为丛珊少女时期的老照片。

丛珊

丛珊曾经还担任了心理阳光工程的形象大使,她想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除了拍戏之外,她也曾介入制作方面的工作,尝试做监制,她认为,那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如今,丛珊生活得舒坦随意,显露出和年轻时代不同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