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坚持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作为当前全面恢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千方百计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消除“痛点”
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截至3月21日,全市规模工业等9大类应复工企业(项目)2658家(个),累计复工2628家(个)、复工率98.9 %。其中:6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剔除1家倒闭、3家申请退规、6家因环保问题整改限制开工,复工率达100%;全市160个续建重点项目、6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资企业、160家进出口企业、16家三星级以上旅游星级酒店复工复产率达100%。
一是突出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组织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并且实行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四送一服”办联合办公,形成合力。自2月10日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启动以来,实行高频调度,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2天调度一次、分管负责同志每天调度一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分析会、现场调度会20多次,重点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工作。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共联系走访企业565家,通过“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用工、用能、资金等复工复产相关困难和问题612个。
二是突出包保帮扶。市政府负责同志带队下沉一线,深入县区园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督促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及时了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复工以及相关保障工作落实情况,推动企业和项目早日复工复产。实施“一帮一”、“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建立了“四级包保”工作机制,落实一家企业、一个专班、一组政策、一套服务“四个一”,并在全市99家重点工业、服务业和重点建筑业企业派驻联络员,开展联络帮扶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三是突出疫情防控。压实县区、开发区属地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复工复产企业日常监管与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用工、资金等困难。依托全市大数据系统,每天比对企业拟返岗人员和在岗人员健康数据,重点比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有湖北旅居史人员、有发热、咳嗽症状及就诊、购药记录人员,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截至3月21日,已累计比对211.01万人次,筛查预警人员2504人,第一时间交办,当天处置。2月10日以来,全市未发生有发热症状员工上岗情形。古井集团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复工复产的做法,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点赞。
四是突出融资支持。在企业复工复产启动之初,市政府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联席会议,对企业金融需求项目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企业需求问题清单,进展情况每天一汇总、每周一调度。全市新增疫情防控方面相关授信13284笔、72.71亿元,发放相关贷款19110笔、60.92亿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涡阳县建立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工作专班,高频次调度,并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对贷款情况进行对比播报。目前,全县共落实信贷支持疫情防控生产企业216户,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