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养孩子都讲究一个“富养”,既然只有一个宝贝,肯定是全家人都想尽办法宠着。
尤其是那些独生女家庭,“穷养儿子富养女”的理念被贯彻到底,有些家庭即使不富裕,父母也会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
前几年火爆的综艺节目《变形计》中有一个叫刘思琦的孩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刘思琦是很多孩子羡慕的对象,因为她家境好,又是独生女,从出生时就受到了万千宠爱,要什么就有什么,一个月光零花钱就有好几万,比有些人的年收入都高。
而因为父母的无限溺爱,刘思琦本人也是娇蛮任性到了极点,除了花销大手大脚,她还干过这样的事:让司机开车送她去几百公里之外的理发店,只因为她想在那家店剪头发。
尽管参加变形记的时候,刘思琦已经十六岁了,但是她还是如同两岁的幼儿一般,无论是做什么,都需要父母帮忙,穿衣服要父母来,吃饭也要父母喂,毫无自理能力,要知道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自己穿衣服了,刘思琦却不能。
因此这期《变形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节目的结束,刘思琦也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如今多年过去,那个十六岁生活不能自理,每月消费数万的富家女怎么样了?《变形记》有没有给她带来改变呢?
答案还是比较积极的。有记者了解到,在参加《变形记》之后,刘思琦被农村贫困落后的生活打破了固有认知,也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她的父母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确立了新的教育方式。
刘思琦就此迎来了“新生”,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奋斗取代了无所事事,真正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刘思琦的案例,让不少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原来孩子的性格养成跟家长有这么大的关系,可见溺爱确实不可取。
溺爱过头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很多家长习惯于事事都帮孩子操办到位,能自己动手就绝对不让孩子动手。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会失去自理能力,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家长帮自己解决。
小时候还能事事依靠家长,长大之后呢?考试、工作、结婚,这些事情难道也要家长帮孩子解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是适应不了社会生活的。
让孩子失去感恩的心
事事帮忙,会让孩子形成习惯,觉得:无论父母帮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既然是天经地义的,那为什么要表达感谢?
习惯了父母的付出,就会习惯别人的付出,长时间下去就会失去感恩的心,而这种孩子,会变得人人唾弃,日后即便是遇到真正的困难,也不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家长单向对孩子付出,只会让孩子心安理得的接受,却不知道回报。这就是自私自利性格养成的开端。
而自私自利的人,通常会失去良好的社交圈子和社交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变得孤僻而自卑,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让孩子成为“16岁的刘思琦”呢?
放开手,让孩子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难以拒绝孩子的求助,但是帮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会有第三次,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过度依赖你。
因此家长们可以“狠”下心来,先从一些不是很复杂的小事开始:比如说穿衣、吃饭,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完成,家长从旁监督指导。独自完成任务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更愿意迈开步子自己做事,也避免了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
允许,甚至“鼓励”孩子犯一些小错误
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受到挫折产生沮丧的情绪,甚至会想尽办法铲除掉他们成长路上的所有障碍,不允许他们犯错,不允许他们受挫。
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从教训中学到的道理,才是印象最深刻的。
适当允许孩子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可以让他们变得“活泼”,也能从错误中学到很多。
对家长来说,这是一种对孩子自信的表现,对孩子来说,这是家长爱护自己的表现,也是家长信任自己的表现,无需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按照爸妈设计的每一步前进,会让他们更敢于展现自己。
在孩子犯错之后,不要无脑维护
很多熊孩子都是这么养出来的,熊孩子捣乱之后,家长会这样说:
“他还是个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
“一个大人跟孩子过不去,你小时候不调皮?”;
“我们家宝宝就是没错,你敢说他就是你的问题。”
你是不是经常被捣乱的熊孩子妈妈这样“斥责”?路人无可奈何,孩子无法无天,家长理直气壮。
家长以为是小事,但是小事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就会变成大事,最后让家长追悔莫及。因此一味的包庇孩子,绝对不是正常做法。
在孩子犯错之后,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问清原因,了解事情真相,再进行处理。并且不能因为年龄小而无视孩子的责任,必须教会孩子:犯错了就该受到惩罚,承担责任。
现在你不教育孩子,长大了就是社会替你教育他,而社会的法则是冷酷无情的,不会因为他是孩子就手下留情。
结语: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长大之后的刘思琦”,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独立而又自主,是人人艳羡的对象;而不是把孩子宠成“十六岁的刘思琦”,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娇纵任性,无法无天。
今日话题 :你对于16岁时的刘思琦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对于富养你是怎么理解的?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