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价值线
编辑 | 小伟 海荣
亲爱的A股投资者:
这周对于股民来说备受煎熬,刚刚在"8连阳"的火热行情中捂热屁股,又一不小心被踹下了车。
周四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大吸血,周三晚中国神酒被官媒点名带崩白酒股,市场也气壮山河地跌出了大熊市的感觉。
根据大A股的一贯作风,在如今这个时点如果再没有利好消息出现的话,这次众人期待的"慢牛"非常有可能直接变成"死牛"了。
果不其然,周五收盘后银保监会突然放出大招——险资入市限制放宽!优质险企权益类投资比例提升,从30%最高升至45%,但持有单一上市公司股份不超10%。
可是,短期A股面临两大风险!
1、A股下半年最大的限售股解禁洪峰,将在下周到来。
Wind数据显示,下周将有70家次上市公司面临解禁,合计解禁市值2589亿元。7月22日当天,解禁市值达1792亿元。
2、A股短期最大外部风险:中美已走进明目张胆的捅刀子、下黑手时代!
险资入市限制放宽能否拯救"死牛"?
其实近几年,市场两极分化是持续的态势:对于茅台这样的公司来说,牛市已经很久,而对于垃圾股来说,熊市则是漫漫无期。与其去试图判断指数牛熊这样的高难度的事情,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分析上市企业的经营成长,持有好公司,支持好公司,才是投资者可以与企业共赢的事情。
请看《股市鸡毛信》正文
价值线编辑部
7月19日
"慢牛"恐变"死牛"?
银保监会突放大招!
上周,A股市场从7月初的狂飙直接变脸,沪指周跌幅5%并一度跌破3200点,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
根据大A股的一贯作风,在如今这个时点如果再没有利好消息出现的话,这次众人期待的"慢牛"非常有可能直接变成"死牛"了。
果不其然,周五收盘后银保监会突然放出大招——险资入市限制放宽!优质险企权益类投资比例提升,从30%最高升至45%,但持有单一上市公司股份不超10%。
在本周市场一片肃杀之后,很多媒体惊呼:重磅利好来了,老乡别走。
那么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冷静地看一看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的实际可能影响。
第一,我们看下保险资金目前在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实际情况。截至 2020 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 4.38 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 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 1.95 万亿元,占比 10.05%;股票 1.54 万亿元,占比 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 0.54 万亿元,占比 2.76%。也就是说目前险资配置权益资产原来 30% 的上限都远远没用足,增加到 45%,只是打开长期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空间,并不意味着中短期内就很大量的增量资金入场。很多投资者把这个消息和市场的短期波动的判断结合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第二,我们来看下目前保险资金的在A股配置上的主要持仓,会发现险资的主要的配置方向还是白马股和蓝筹权重股,这样的配置方向,注定和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没有交集。那么即便钱来了,投资者要问问自己这个潜在增量资金的流向和你手中的标的会有半毛钱关系么?
保险资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尤其是我国A股市场长期资金不足,波动较大,一直被投资者诟病。这更凸显了保险资金对权益资产投资的重要性。而做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在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思考长期投资的方法,研究专业投资机构的投研体系,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样我们才可能和险资这样的长期资金坐上同一条船,去往胜利的彼岸。
第三,我们也可以以史为鉴,来看看历史上,监管层历次对险企入市标准的调整时点后市场的表现(见下图),可以发现,这对市场中短期的影响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历次调整和时点分别为:2004年10月25日保险资金获准入市,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仅5%;2007年7月17日上调至10%;2010年8月5日上调至20%;2014年2月19日上调至30%;这次为2020年7月17日上调至45%。
其实近几年,市场两极分化是持续的态势:对于茅台这样的公司来说,牛市已经很久,而对于垃圾股来说,熊市则是漫漫无期。与其去试图判断指数牛熊这样的高难度的事情,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分析上市企业的经营成长,持有好公司,支持好公司,才是投资者可以与企业共赢的事情。
“鸭梨山大”
A股下半年最大限售股解禁洪峰
将在下周到来
A股下半年最大的限售股解禁洪峰,将在下周到来。
Wind数据显示,下周将有70家次上市公司面临解禁,合计解禁市值2589亿元。7月22日当天,解禁市值达1792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显示,科创板2020年7月解禁市值为未来2年的峰值,且集中在7月22日(2057亿),从投资者类型上看,PE、VC等私募机构在科创板7月解禁市值占比高达57.3%。
Wind统计显示,限售股7月开始流通上市的公司达到234家次,有209.80亿股开始流通,市值规模达到6473.65亿元,是2020年规模最大的月份。
7月将迎来本年度解禁洪峰
来源:Wind
而7月解禁主要集中在20日-26日,也就是下周。下周共有70家次上市公司面临解禁,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2589亿元,解禁公司数量和市值规模也为下半年单周之最。
下周将迎来7月解禁洪峰
来源:Wind
7月22日,也就是科创板开市一周年当日,有27家上市公司解禁,解禁市值达1792亿元,其中25家科创板公司的解禁市值达1791亿元。
华泰证券7月9日研报显示,7月解禁:科创板年内解禁大月,占科创板流通市值比重61%:7月,全部A股解禁规模557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0.97%(解禁规模及流通市值按2020.7.7股价计算)。
科创板开板运行一周年,部分锁定一年期的首批科创板首发股份、机构配售以及战略配售股份即将解禁,7月解禁规模2151亿元,为年内第一大解禁量,为该板块流通市值规模的61%。
Wind数据显示,7月22日一天,共有25家科创板公司31.47亿股限售股解禁,解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平均为31%,占流通A股比例平均为223.66%。
除洁特生物以外,其余24家公司均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解禁股份多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以及首发战略配售股份等。
7月22日科创板解禁情况
来源:Wind
从解禁规模来看,百亿市值以上解禁规模的公司达到4家,分别为中微公司、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睿创微纳。
中微公司是解禁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企业。中微公司此次有1.94亿股解禁,涉及18名限售股股东,解禁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36.27%,占流通A股377.27%。以最新收盘价计算,中微公司解禁规模达到414.72亿元,而中微公司总市值1143亿元,流通市值仅110亿元。
同为半导体明星公司的澜起科技,解禁规模仅次于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此次有3.41亿股解禁,涉及32名限售股股东,解禁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30.19%,占流通A股431.30%,以最新收盘价计算,澜起科技的解禁规模超323亿元,而澜起科技总市值1070亿元,流通市值仅75亿元。
中微公司和澜起科技上市以来均备受追捧,股价一路上涨,目前是科创板五家市值过千亿公司中的两家。
中微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明星企业,主要为集成电路、LED芯片、MEMS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企业提供刻蚀设备、MOCVD设备及其他设备。中微公司上市发行价为29.01元/股,上市至今,与发行价相比,中微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达到6.3倍以上。
据介绍,澜起科技是全球仅有的3家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之一,在内存接口芯片市场位列全球前二。澜起科技上市发行价为24.80元/股,上市至今相比发行价累计涨幅达2.8倍以上。
不少投资者担心,这些明星公司股价高企,结合巨量解禁来看,解禁后的股价表现堪忧。不过,近日市场可能已经对解禁卖出压力产生预期,7月14日中微公司盘中创下历史高点后近三日接连调整,累计回调幅度达到28%以上。澜起科技近三日出现大幅调整,最新收盘价已跌破60日线。
华泰证券认为:科创板解禁高峰会形成供给压力冲击,或对科技股形成一定扰动。但从六维度看大幅冲击的可能性较小:
一、解禁效应,解禁前心理冲击或大于实际减持效应;
二、历史经验,解禁高峰并不一定造成市场大跌;
三、减持行为,解禁后并不一定在当月就减持;
四、借鉴首批创业板,大规模解禁并未对市场形成大幅冲击,首批科创板虽然估值贵、解禁收益率高,但科创属性更强、质地更优、更具稀缺性;
五、减持安排,多元化减持方式助于缓解压力;
六、资金供给,科创50指数推出等吸引增量资金。
兴业证券策略表示,如果科创板优质细分龙头因为解禁出现回调,可能是投资者进行配置的机会。
A股短期最大外部风险:
中美已走进明目张胆的
捅刀子、下黑手时代!
本周市场大幅走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与周中美国发表的《美国对南中国海事主权声索的立场》的有关。
据环球网7月17日报道,继7月13日和7月15日现身广东附近海域后,美空军E-8C飞机当天现身南海空域,并一度飞至距离广东海岸约134公里的位置进行抵近侦察。
而周末这个事件方向还在继续发酵。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周五宣布,由美国海军尼米兹号和里根号航空母舰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周五重返中国南海。这是最近两周内,这支双航母舰队再次进入这一海域。
2020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王毅表示,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的挑战。
官方公开这么讲,其实,内部可能早就做了更糟糕的准备。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变天的时候,政府机构常常是最后知道的那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还屡屡对中国内政进行肆意干涉。7月7日,美国国务院打着所谓“人权”的幌子,宣布对涉藏的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7月9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就涉疆问题对一家中国政府机构和4名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进行制裁。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签署涉港法案。
最近,美国甚至放风,要考虑禁止党员入境。
对于美方误判形势所采取的恶劣行径,中方果断进行了回击。就在7月8日、7月10日、7月13日和7月14日,中方接连宣布对美发起对等反击,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4名“恶行累累”的美方官员列入制裁名单。
种种现象表明,中美从“软压制”升级为“硬对抗”,已走进了明目张胆的捅刀子、下黑手时代!
价值线研究院认为,我们暂且不论中美之间是否会发展战争,当下的实际情况是中美已经从贸易战扩展到经济战、科技战、信息战、情报战、金融战,现在就差军事战了。所以尽管可能性很小,但可能性再小,作为资本市场投资者,不得不防。
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杨仁文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短期时间内,中美关系是影响A股的外部最大风险点。
杨仁文提到,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走低,特朗普选情面临巨大压力,不排除特朗普为选举或将再度挑战正在恶化的中美关系。
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进行新冠肺炎污名化、增加实体清单并延长对华为禁令、宣布制裁香港等,诸多行为令中美关系不断边际恶化。虽然中美关系是一个常态化的问题,但是重要性也非常高,投资者对2018年的贸易摩擦导致的股市大跌仍然印象深刻,中美关系对股市的影响也需要时刻关注。
价值线研究院认为:未来发生中美热战可能性很小,但互相提高军事威慑、发生军事对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映射到A股市场,2015年以来一直低迷的军工板块可以适当关注。
实际上从15年高点至今,军工板块的表现已经沦落到和这些年景气度低迷的传统行业为伍的境地,这主要还是因为军工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率仍普遍不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就在A股市场上得不到充分体现,所以过去投资军工板块往往是热点事件驱动或者赌重组,很少有价值投资者参与其中。
但近几年一些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有所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也有所回暖,加上今年周边的地缘政治形势前所未有复杂,军工下半年应有表现的机会。
其实近期军工板块已经蠢蠢欲动,周五军工ETF更是在大盘疲软时领涨主要ETF。当然,如果热战真的不幸发生,则即便是军工板块也不宜参与。
2家《中国好公司》
本周末发生劲爆消息
最后我们关注下价值线研究院推出并一直跟踪的《中国好公司》的本周末发生的劲爆消息:
首先是《中国好公司》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周K线图
立讯精密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立讯精密及其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将出资33亿元人民币(约合4.72亿美元)全资收购纬创资通两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立讯精密将会成为苹果公司的首家中国内地代工厂商。而未来的目标,可能是挑战富士康。
纬创是谁?它仅有的三家iPhone代工制造商之一,规模小于和硕与富士康。该公司宣布,已同意以3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华东地区的两家子公司出售给立讯精密。
分析人士称,这笔交易对立讯精密来说是一次胜利。该公司生产从电缆、充电器到天线的配件和零部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AirPods无线耳机制造商。AirPods这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帮助立讯精密成为2019年亚洲股市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而如今立讯有望入局富士康最为核心的iPhone组装业务。
如果最终完成收购这对于立讯的长远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不过对于目前的立讯的投资,我们也要提醒几点:
1、此事并不是突然发生,而是已经酝酿很久,立讯精密拿下纬创组装厂的消息在业内已经人所共知。所以目前的立讯的股价对这样的消息已经阶段性兑现了多少不好判断;
2、与鸿海相比,纬创走的是低端路线,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过去的市场份额很小,虽然立讯的管理、运营能力突出,苹果也有意扶持,但收购后的整合结果和实际业绩贡献也有待观察;
3、立讯股价从18年底至今涨幅已达600%多,中间没有太大级别的调整,此消息有可能短期继续推升立讯股价再创新高,但很可能在情绪推动下阶段性加剧股价泡沫。虽然价值线看好立讯的长远未来,但从价格上看我们认为这里不是参与的好时机。
第二个是《中国好公司》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周K线图
同样是在7月17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该公司此次发行股份数量1.2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97亿元,高瓴资本和本田技研工业领投,分别认购100亿元及37亿元股份。
宁德时代本次非公开发行价格为 161.00 元/股,相当于申购报价日(2020 年 7 月 6 日) 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 163.81 元/股的 98.28%,相当于发行底价 129.67 元/股的 124.16%。
这个价格是众多机构抢出来的,竞争激烈。
据披露,本次发行,共有38家投资者参与申购。外资方面包括大名鼎鼎的UBS AG(瑞士联合银行集团)、JP摩根、美林银行旗下的美林国际(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以个人名义申购的资本大佬葛卫东、以及国内一众顶级基金公司。
然而最终的幸运儿只有9位。
其中,多家机构给出了超过160元/股的高价,高瓴资本更是进行了三次报价,每次认购金额都是100亿元,最高报价为161.98元/股。
发行完成后,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交易所)成功进入到宁德时代前10名股东名单中,持股比例2.27%。
高瓴资本的大手笔 ,让有些人看不懂。有公募基金经理不懂就问:“高瓴2018年就买了300万股宁德时代,2年时间都可以以定增价4折的价格买入,6月底之前股价也都低于定增价,为什么非等到股价暴涨了再高价拿定增呢?哪位大佬能解读一下?”
价值线研究院认为:这是因为随着宁德时代成功打进特斯拉供应链,其未来的成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就好像两年前的特斯拉,虽然股价远比现在便宜,但从成长确定性来看,远不如现在,而今天特斯拉股价这么高,依然被疯抢,是一个道理。
未来,价值线将继续关注能够穿越周期,穿越牛熊的中国好公司,并且长期跟踪。在短期的热点轮动上也会尝试做一些适当分析。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和调结构的过程中,只有追寻优秀的公司才能让投资者获取稳定且长久的收益。
链接
周末其他重要财经信息汇总
1、银保监会、证监会宣布:接管9家金融机构
7月17日,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重磅消息。
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产保险、华夏人寿保险、天安人寿保险、易安财产保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共6家保险、信托机构实施接管。
证监会宣布: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实行接管。
2、央企上半年利润减三成 三大领域整合或提速
近期,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半年报出炉。受疫情因素影响,上半年央企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下降,不过降幅持续收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且收入降幅已经连续3个月收窄。6月份当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0.6%,多数企业已经恢复或超过同期水平。
3、下周美股重要公司财报将出:特斯拉、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推特
接下来一周时间,美股将有数十家公司业绩报告出炉,包括微软、英特尔、特斯拉和推特等科技公司,市场对于这些公司在疫情下的业绩充满期待。但是,奈飞NFLX周五 盘后季报新增用户不及预期,本周内奈飞公司下跌10%,科技巨头能否对疫情免疫存疑。
4、证监会核发6家企业IPO批文,未披露筹资金额
证监会17日消息,近日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5、证券基金行业再迎利好!证监会发文鼓励并购重组 支持员工持股、股权激励
近日证监会相关部门向派出机构下发通知,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主要来看,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鼓励行业机构依法实现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二是支持行业机构通过直接持股或者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有限合伙企业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相关通知将由派出机构转发辖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6、首批科创板基金4只产品获批
富国基金、万家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基金公司上报的主投科创板的封闭运作基金正式拿到批文。具体来看,这4只产品分别是南方科创板3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科创板3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万家科创板2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