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英,2019年韩国男人最恨的女人

2019-12-29     新女报

听闻韩国的男性空前愤怒,口口声声被冒犯,被丑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金智英”

在小说里,在电视里,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虽然也曾受过高等教育,也曾有过体面的工作,但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她,金智英不得不退出职场,囿于厨房和客厅,在日复一日的烟熏火燎中日渐枯萎。

当她的牺牲被视作理所当然,当她的身份成了陌生人口中的“妈虫”,她要怎样才能找到“出口”,走出自己的围墙?

给你们找好了资源,戳图片可观看电影哦

PART

01

成年人用“牺牲”来塑造女孩

韩国作家赵南柱在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写了一句话,“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讽刺的是,看完同名电影我们发现,周围的世界一直在尽力折断“金智英们”的翅膀。

比如父亲。金智英在公交车上遭咸猪手,怕得崩溃大哭,匆匆赶来的父亲却怪她,“你干嘛去那么远的补习班?穿衣服要得体一些,你看你裙子多短,还有不能逢人就笑。”

父亲不爱幺女吗?未必,他只是习惯了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归罪受害者而已。

比如老师。姐姐从小独立,和朋友们联手抓了露癖狂扭送警察局,反被老师批评“不知羞耻”,没有女孩样子。

在成年人眼中,女孩应该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呢?大概是好学生,好女儿,好妻子,将来顺理成章过渡到好母亲,得到四面八方发来“好人卡”,仿佛人生圆满。

“好”是一个褒义词,但它没有个性,没有“我”,它被赋予的底色是“牺牲”——

你是姐姐,凡事要忍让,明白家里的资源弟弟将优先享用;你是妻子,婚后须打理一应琐事,相夫教子安守本分……

女性的价值排序、功能属性,即时服务于身份的转变。

父亲/弟弟甚至从来不在意自己喜欢什么

然而电影最可悲之处,不是男人的性别歧视,而在于女性的推波助澜。

PART

02

丢掉梦想的“金智英”被囚禁了

父亲、儿子安坐客厅看电视,母亲、儿媳妇忙里忙外,这样的画面似乎是万千家庭的日常。倘若遇到儿子良心发现,愿施以援手做家务,婆婆还要阴阳怪气的嘲讽,“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婆婆们想象的婚姻模式,只有两种,男主外女主内,男女主外女主内。

家务,理所当然划归到女人的责任范围。因此,当体贴的丈夫打算申请一年育儿假,以鼓励金智英重回职场时,婆婆大发雷霆,“让老公请育儿假,在家看孩子,像话吗!

不像话?所以让能力同等的女性生孩子、养孩子,退出舞台,就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情吗?女孩们年轻时心怀向往,控诉性别偏见,一旦做了婆婆,竟迅速调转枪头对准新的年轻女孩,浑不知自己轮回成了偏见的拥护者。

从小到大,金智英的枝叶被反复修剪,渐渐习惯被裹挟,从而无限缩小自己,压抑自我。尤其是做了妈妈,她们甚至失去名姓,统一以“某某妈妈”冠之。谁又关心妈妈们被藏起了什么样的人生?

英浩妈妈,解数学题会心安的首尔大学理科生,自嘲当初那么拼命学习,是为了有一天教孩子九九乘法表;

宝蓝妈妈特意考了表演系,这样给女儿朗读课文会更有表现力;

雅英妈妈金智英,读了国文专业,期待有朝一日成为作家……

每个“金智英”都弄丢了梦想,收敛一身锋芒,从此把家庭当做全世界。

眼前永远堆着做不完的家务,耳边随时会响起孩子呼叫妈妈的声音,这样的生活不是金智英的向往,她常常感到狼狈,“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时候呢,我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总觉得越过墙壁就能找到出口,但有时候我会想说,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出口。

每天太阳下山时,光照到脸上,心里空荡荡。

PART

03

在喜欢的角色里自洽

金智英生病了,偶尔会变成另一个人,嘴里冒出奇奇怪怪的话,清醒以后又会失去记忆。

陷入繁重家务的金智英,满脸呆滞,一身暮气沉沉,母亲曾寄语女儿要做一个“活泼”的人,只是她离这两个字太遥远了。

印象中,金智英的“活泼”大多与工作有关——毕业接到大公司“合格”的通知,被领导特意叫到办公室表扬业务能力、老公表示愿意休育儿假,那个情境下的金智英,笑容都在发光。

她的土壤在职场,无论身负什么角色,处于哪个阶段,只要有一线机会,金智英总是卯足劲儿证明自己,“我能做到。

我们从不否定有的女孩愿意屈从现实温暖,享受家庭生活,将全职太太做到极致也很令人敬佩。只是太多像金智英一样的女孩,分明有鸿鹄之志,却被锁进金丝笼,退化成别人口中、依附老公生存的“妈虫”。

反抗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呢?金智英的上司金组长是公认的女强人,产后一个月就复职,代价是“牺牲”妈妈的自我空间,请她来帮忙带娃,而自己放弃成为好妈妈、好老婆、好女儿,下狠心扑在工作上。

但金组长再拼,晋升速度仍然远低于同期的男同事,蹉跎多年,她为自己找的新出口是——创业,公司取名叫做“春风”,可是女性的春风什么时候吹来呢?

电影倒数几分钟,金智英在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下获得治愈。她甚至如愿成为一名作家,写了一本书:《生于82年的金智英》

金智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下来就是进步。

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全职太太

做自己喜爱的事,真正“活泼”起来

从此入目成趣

月色温柔,烟雨好看

韶光不负。

文丨首席记者 龚正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BsmUG8BMH2_cNUgxn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