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盘中,我们推送了一段文字明确提示,此次地缘政治事件对A股来说仅仅是一次短期干扰,正如今日市场表现,转基因和特斯拉成市场最强主线,题材多点开花,市场情绪比较亢奋。
但是下午开始跳水,沪指跌0.01%,留下一根长上影线。短期行情要结束了?
首先要说今天市场的疯狂,是因为地缘政治把贵金属、石油化工、军工这三个板块拉入视野《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盘点A股受影响公司!》,他们的中长期逻辑是已存在的,本次反弹正好是顺势拉高,并非因为本身逻辑推动的上涨,
因此短期的突然拉升对于前面布局资金来说是一个完美减仓机会,对没有这里面仓位的童鞋来说,一定不要急于追进去。
从大盘角度去看,大盘在7月、9月两次冲关失败,这次成功站上3050点以后,前方并非一路坦途,因此在连续进攻之后,最好的节奏依旧是震荡上行。
那么震荡行情,同样要注意不能追涨,好的消息是我们完全可以继续寻找调整中存在的低估机会。
昨天在军工中,我们围绕军工厂、国防信息化、军工材料、国企改革梳理受益标的,安防设备这个领域沉寂已久,作为正宗受益板块我们今天讲讲它的龙头,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
▎逻辑一:“安防+AI”推动公司长期发展逻辑
安防行业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智能监控阶段,逐步解决传统视频摄像头人工监控模式导致的视频监控实时性差、海量数据处理难、视频检索慢等痛点。
AI安防产品占比逐步提升:2017-2018年,前端AI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9%,后端AI产品占比由3.7%提升至6.2%。
而智能化升级有望拉动产品ASP上升:目前市场主流人工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约为4000元,是普通高清摄像头价格3-4倍。
海康威视作为国内安防龙头企业,在AI升级时引领行业发展,打开物信融合、数据分析蓝海市场。随着2019Q3行业需求逐渐回暖,AI升级持续加速,海康有望持续受益于龙头地位的竞争优势。
国内安防市场份额:
▎逻辑二:新业务进入收获期,人均销售有望回升
为了加快商业模式转型以及萤石、机器人等创新业务的发展,海康过去三年保持较大比例人员投入,总员工数从2015年底的1.5万人增加126%到2018年底的3.4万人,公司人均收入过去4年也下降13%到145万元/人。
经过三年的发展,海康在硬件、软件和算法全方位布局,建立了AICloud、物信融合等平台,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公司国内业务2020年呈现加速增长态势,预计国内业务收入增长23%;同时公司整体研发费用增速放缓至16%,带动整体利润增速提升。
▎逻辑三:多传感器产品体系日渐丰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支点。
海康的前端摄像头产品从过去的可见光摄像机为主,向包括测速雷达、红外线热成像仪在内的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拓展。
其中,雷视一体摄像头等产品在 ETC 无人收费等智能交通场景广受好评;红外热成像仪与烟感等传统传感器的集合,也有望成为颠覆传统消防设备行业的重要产品。
海康过去几年积极投资各类新型传感器,已经建立起支持多种感知技术的核心硬件平台。
这个硬件平台是海康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落地的重要支点。
▎逻辑四:消防行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海康上月(19年12月)公告将成立消防子公司,正式进军消防设备行业。
澳洲大火还在熊熊燃烧,据报道已经有几亿的动物丧生火海,火势蔓延,消防设备行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 Grand View Research,2018 年全球消防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 587 亿美元,相当于安防设备行业的 3 倍。目前主流的消防设备以烟感、温度监控器等事后报警设备为主,不具备预防能力。
2019 年最新修订的《消防法》明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政策,我们认为这为海康等智慧消防产品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目前,国内消防设备市场格局分散,前 30 大企业合计份额不足 10%,并且鲜少有厂商具备 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综合技术能力。
海康有望凭借强劲的软硬件能力切入消防设备行业,引领智慧消防发展。
利尔化学
核心产品需求高速增长,农化细分领域龙头,成本较竞争对手低20%
草铵膦价格近期上涨3.7%,达到11.2万元/吨。草铵膦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品种,行业正处于需求高速增长时期,中信证券近日首次覆盖了国内行业龙头利尔化学。
利尔化学具有11400吨草铵膦产能,还有7000吨在建产能,建成后将成为与拜耳体量相近的国际巨头。
相对于国内竞争对手,公司在工艺和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产能释放,利尔化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期,考虑业务增长和龙头地位,给予公司目标价19元,较今天收盘价14.43元尚有34%溢价空间。
当前全球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有草甘膦、百草枯和草铵膦三大品种,草铵膦多年来稳定增长。因对人体毒害大,包括我国在内多个国家推出对百草枯的禁令。
中国、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百草枯用量占比处于高位,在禁令影响下替代空间巨大。而上述国家草铵膦用量处在较低水平,草铵膦需求将得到快速释放。
据中信证券保守估计(各自替代50%),百草枯完全退出提供2.5万吨草铵膦替代需求,而草甘膦复配长期看将有2.4万吨草铵膦需求。除替代需求外,草铵膦未来预计还将保持年化5%需求增速。
草铵膦生产工艺主要有格氏法、拜耳法和利尔法,相比于竞争对手所采用的格氏法,利尔化学的利尔法在成本端有较大优势,公司在广安项目新投产草铵膦工艺率先尝试了与拜耳法相类似工艺。
目前利尔化学较国内其他厂商(10万以上)具备每吨2万元成本优势。
由于国内产能增速较快,草铵膦价格从2017年底的20万元/吨跌到目前10万元/吨左右,已到大部分企业成本线水平,继续下行可能性不大,未来仍有较大价格弹性。
利尔化学积极拓展氟环唑、丙炔氟草胺等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性能农药,多基地布局,目前已实现核心原材料、中间体、农药原药全产业链布局。
利尔化学作为国内草铵膦龙头,有望凭借成本优势维持行业龙头地位,极大受益市场空间增长。预计2019-21年归母净利为3.02/4.99/6.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