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忍不住哼唱同一首歌,循环程度如图所示: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也被洗脑了,总是不自觉地就跟着唱起来。
这首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首先是因为国庆要到了,为祖国母亲庆生的欣喜之情怎么也抑制不住,其次则是因为跟这首歌同名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要上映了
《我和我的祖国》
这部电影以超豪华的导演及演员阵容备受观众瞩目,我说它是国庆档期里的第一大片也绝不为过。
7位华语电影届的顶级导演共聚在同一部电影里,史无前例。
你一定好奇他们是如何协作的。
我也非常好奇。
作为总导演的陈凯歌将这次合作总结为12个字——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
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回忆里关于祖国最怦然心动的场面作为自己故事的创作主题。
有这样的创作初衷在,作为观众的我也同样在7个故事中看到了令我怦然心动的情感,很多瞬间都觉得自己和导演们处在了同一个时空的同一种情绪里。
7个故事有同一个特点:
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和国家命运之间有着深沉的关系,电影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来体现人物在具体事件之中的努力和付出。
没有任何的口号,体现的是每个小我,正如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和我的祖国,我在祖国的前面,正因为每个我,才组成了我们的祖国。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口号电影,而是一部情感与细节充沛的佳作。
‘新中国第一次升旗背后的故事’
《前夜》的视角相当独特,以负责开国大典上国旗顺利升起的工程师林治远为线索,来讲述众人为了保障开国大典顺利而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一场盛大的典礼需要多少人的共同努力自然不必多说,但即便是做到万分的准备,却总架不住有临时的意外发生。
大典前夕旗杆出现了故障,如果不在开国大典之前修好,你敢想后果吗?
林治远拼尽全力就是要解决好故障,所以极度恐高的他颤颤巍巍地爬上旗杆,在最后的验收时间到来之前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当他攀在旗杆上俯瞰着下面时,我的心也跟着松了一口气,紧跟着心里就荡起了激动,开始和故事中的他们一样,期待着大典的顺利举行了。
导演的氛围营造,让故事悬念丛生,高潮迭起,并最后热泪盈眶,这里面黄渤功不可没,演的确实好。
小人物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了集体,也是为了个人。
‘为了原子弹事业他消失的整整三年’
原子弹爆炸时腾起的蘑菇云绚烂耀眼,而绚烂耀眼的背后则是无数无名英雄们的默默付出,张译所饰演的工程师高远就是这其中的一分子。
他为了原子弹事业“人间蒸发”了三年,而深情的女友也苦寻了他三年。
他们相遇的时刻也是众人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刻,两人匆匆相逢又被人群冲散,那份遗憾让观众心酸。
这段故事里最令我怦然心动的就是两人隔着人群对望的眼神,饱含爱意,一个眼神抵得上千言万语。
女友问高远“你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那一定是苦到让人心疼的三年,没有任何的联络方式,只能在以前坐过的公交车上去期待偶遇。
这,是一个深情女友的信念,当然也是高远对于国家能造出原子弹的信念。
这种信念体现了当时环境下青年人的精神面貌。
这两种信念也是《相遇》的核心,张一白抓住了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他是整条弄堂的小英雄’
《夺冠》这个故事巧就巧在徐峥将这场盛世所带来的喜悦与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结合在了一起。
他把35年前洛杉矶奥运会上那场激动人心的女排决赛“搬到”上海弄堂里“现场直播”。
一边是惊心动魄的决赛实况,一边是小男孩令人揪心的惜别情感,我们知道比赛最终会赢,但却不知道这个孩子最终会不会见到自己想见的女孩。
他为了让街坊邻居们看夺冠使出了最大的劲儿,但内心深处也还再想看一眼自己的好朋友。
这种冲突,最要命,也最令观众揪心。
弄堂里的人齐聚在一起看电视,随处可见的“学习女排精神”的口号和喧嚣热闹的生活气息也能将观众迅速拉回到80年代,随着时间的变迁,女排精神却永不变。
就在昨天,女排10连冠,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十战全胜,提前卫冕,实现了世界杯五连冠的伟业,史无前例!
体育强则国强,这个故事也是把人看得笑泪齐飞。徐峥拿捏的非常准,尤其是小演员,他是这个故事的戏眼,令人印象极深。
电影中他被周围的邻居们当作小英雄一样抛在空中,我的心也被他的小脸给萌化了。
等你们看完了,大家可以一起来聊聊他。
他的名字叫韩昊霖。
‘154年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回归》则是一个略带柔情的故事。
在分离了154年后,为了保证香港分秒不差回归祖国怀抱,无论军人、警察,还是普通香港市民,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同胞齐心协力地为回归仪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这里更蕴藏着一个在港生活数十年的游子急切想要回到祖国怀抱的叙事线索,一座城的回归恰如一个人的回归,多年的血脉分离,让大家都不想再多等一秒。
看着任达华饰演的角色望向天空,他的眼里含着泪水,我的眼泪也止不住了。
这么多年了,他终于要回家了,香港也终于要回家了。
‘我想亲眼看看奥运会的开幕式’
《北京你好》具有强烈的宁浩式风格,充满了阴差阳错式的幽默,以葛优饰演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为情感入口,展现了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全北京为迎这一盛事的喜悦和面貌。
葛优的京片子一出,一个充满市井气息的老北京人的形象就跃然出现在观众眼前,他贫嘴、逗趣,但却充满了同情心,那张贯穿整个故事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同样也是主人公真诚品格的展示券。
逗,太逗了,这就是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感觉。
你葛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情感复杂的一年,既有奥运会这样的盛世,也有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如何在展现祖国实力的同时也凸显国人面对灾难的力量是对宁浩的一大考验。
电影的最高光时刻,是当葛优来到鸟巢的门口,看着大屏幕,屏幕上的小朋友说送他票的人是一个光头,穿着红色鞋子,镜头一转拍到葛优的鞋子,黑色。
那一瞬间,怦然心动的感觉又来了,宁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于无声处给你一个反转,让观众惊喜得合不拢嘴。
他是那个小男孩的英雄,但是他也是最普通平凡的一个普通人,淹没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甚至做了好事都没有姓名。
《北京你好》歌颂的是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是他们搭建了祖国最坚实的地基,导演的温情本色显露无疑。
牛。
‘原来传说真的可以变成现实’
其实总导演陈凯歌的《白昼流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陈凯歌的想象力无穷,想改变两个少年颓败的心智,就让两个人亲眼看到“流星”也就是航天飞船落地,两个追逐“流星”的少年在那一刻才能彻底的改变了自己。
用“神舟”来改变“神州”的少年,此时此刻,没有比“流星”就在你面前落地更震撼的事了。
观众们的心也跟两位少年一样,激动澎湃之情掩都掩不住。
刘昊然和陈飞宇我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妆容做的好,演的也好。田壮壮更是一个“稳”字了得,把一个扶贫干部的威严与慈祥诠释的非常具体。
看完这个故事,我只想到一句话,愿中国的青年只是向上走,如萤火虫一般,在黑暗中也发光。
这一次,这种向上的气力是陈凯歌给我的。我也希望给到了你们。
‘最优秀的飞行员是怎么练成的’
所有故事里,我对《护航》中的“飒”印象很深。
宋佳、佟丽娅等人穿着制服带着墨镜的样子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征兵广告,看的人心潮澎湃,想大喊三声“我可以”。
除去帅,“遗憾”其实才是这个故事最大的主题。
宋佳饰演的吕潇然是队里最优秀的女飞行员,却在阅兵之前被通知只能作为“备飞”撤出阅兵编排,个性强硬的她自幼把飞行看作是自己的终极梦想,但现实总与梦想有落差。
因为你优秀,所以最艰巨困难的任务交给你。
遗憾是一定的,但迅速调整好情绪才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她最终完美地完成了备飞任务,当我看着吕潇然驾驶着飞机返回基地时,心又砰砰跳了起来。
我知道,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成为了一个最优秀的飞行员:
不仅具有超一流的飞行能力,更具有超一流的心理素质。
写到这里,其实每个故事我都或多或少的聊了一些,因为实在是太喜欢了,根本无法抉择。
这种感知,是必须你自己亲眼看过电影之后才会有的,那些为了普通人的不普通故事怦然心动的时刻充满着整部电影。
不少跟我一样提前看过的观众也都表示:这部电影太太太太燃了,令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部真正“与我有关”的接地气献礼大片。
我看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于祖国的自豪感、作为中国人骄傲感。通过7个故事,你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慢慢变得强大,也更能体会到我和国的关系吧,正如主题曲的第一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
国庆档期,我建议你带着你的父母一起看起来,不过记得一定要带纸巾,这部电影把你看哭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