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自曝想当网红被嘲:这世上没有一样工作是容易的

2019-07-25     桃姐李爱玲

01

近日,郑爽发了一段视频,自曝想往网红方向发展。

原因是拍戏时“不舒适”“很枯燥”。

声称如果做网红发展良好,可能会放弃拍戏,因为“自己的人生比拍戏更真实”。

这次,没几个人觉得是“真性情”了,引发一片群嘲。

郑爽这姑娘,挺让人唏嘘的。

当初起点甚高、出道即走红,与杨紫、周冬雨、关晓彤并称“准90后小花”。



17岁拍《一起来看流星雨》、23岁凭电影《画壁》提名金像奖、25岁凭《古剑奇谭》获华鼎奖。



而这几年,新闻却都是关于恋爱分手、情绪失控、整容暴瘦、巨婴戏精之类的负料,唯独没有拿得出手的业务水准。

《演员的诞生》上,直接被章子怡批评“没有信念感”。

最近播出的新剧《流淌的美好时光》不仅口碑扑街,还作为反面教材上了热搜。

网友更是总结出“嘟嘴、拧脖、瞪眼、甩发”四件套 吐槽其演技。

随后,郑爽又发文解释“会调整好自己”,但群众还是不买账。



有位网友说:

“她可能对网红有误解,只是羡慕她们看起来那么自信。”

02

坦白说,对于“网红”,我一度在心里是有几分轻视的。可能最初来源于对初代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印象。



那几年,芙蓉姐姐靠着惊为天人的自恋言论和硬生生凹出的S造型迅速蹿红网络,同时也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当时20出头的我特别不能理解,这样的人也能出名?(后来她瘦身、拍片、唱歌,开公司其实十几年后再看芙蓉姐姐,还是蛮励志的)。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启,网红也开始迭代。公众号出现后,我们这些自媒体作者也被划归到网红行列。但这个圈子里,没人愿意把自己定位成网红。写文章的,每个人都还是想努力写文出书,作品傍身,脱离俗气拜金的网红定位。

对网红的认知颠覆,是在两年前的一次活动上。

那是一个高端母婴品牌的新品发布会。现场邀请了明星、数位KOL和网红达人。

我和另外几位作者被安排在第一排。活动开始前,一个年轻姑娘就开始在前排侧方的位置架起三角支架,调试直播间。

我特意端详了一下,大眼高鼻、锥子下巴,烈焰红唇、白色紧身裙,一字肩,标准网红造型。

品牌方总部是北欧,活动开始后,两位高层先后上台致辞、一位品牌负责人介绍新品,皆是欧洲人,全程英语,而那位网红,在我身边全程直播、同步翻译。

开始我以为是背稿,后来发现现场的互动环节她也全程在线,发音标准表达流畅,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时代的网红,是拼综合实力的。

03

我们对网红的最大误解集中在两点:

一是全靠脸。整整容,化化妆,玩玩直播,低俗浅薄。

二是来钱快。刷脸、搏出位、蹭流量、甚至无下限就能不劳而获。

而那些网红大咖们似乎更是容易。

方寸之间,一部手机,万人追随,日进斗金。



李佳琦粉丝超2000万,五分钟能卖掉15000支口红,把PK的马爸爸狠狠拍在沙滩上。

雪梨在2018年双十一,开售10分钟交易额破亿。

张大奕直播2小时卖货2000万,新品上市创下2秒抢光的记录,今年4月,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看,当网红多好,有名又有利,轻轻松松把赚钱。

抱着这种念头的“郑爽小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李佳琦的工作时间表了——

12点-17点:选产品,做准备;

19点-次日凌晨1点:做直播;

凌晨1点-4点:复盘分析总结;

遇上赶场直播要连续工作40个小时。

一年365天直播389场。

患气管炎,直播时随身携带救命药,一有空就得去医院做雾化。

还有,没完没了的压力和焦虑。


而每天穿梭各大都市打卡,风光体面的时尚达人们,真实生活是这样的:

拍摄时搬7个大箱子爬上爬下,吃饭在便利店解决;

每天都要花五六个小时看网上的评论和反馈;

没有时间回家,每天都要做直播、上新补货、沟通物流……

张大奕曾说:

“每次上新,我都在世界各地笑嘻嘻拍照,在大家印象中的我每天都在玩,但背后选品花了多少工夫,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当然我不是要强调自己辛苦,很多职业都累。”

坐拥752万微博粉丝,1226万淘宝店铺粉丝和自己的电商公司的网红雪梨,就算“王思聪前女友”的标签总是如影相随,但她信奉的是:

“我们既是网红,也是一名创业者。网红和任何一个职业一样,遵循一分努力一分收获的道理。”



04

真的,没有行业不苦逼。

就如同,没有婚姻不委屈。

我16岁个头蹿到168cm的时候,曾一度梦想当模特。

模特多好啊,每天就负责穿得美美的,对着镜头拍拍照。

如今,且莫说学习维密们每天在健身房的挥汗如雨,就连每次出书拍封面照都累得我求饶。



要么没放开,要么笑大了,一千张里能选出一张都感恩到痛哭流涕。

结论:模特绝壁不是花瓶。

还听一个广告公司的朋友讲过一件事:

多年前他们曾给某品牌拍摄广告,品牌方请的明星是舒淇。

第一次试妆,发现造型师准备的裙子小了一码。能穿,但效果不是最佳。

舒淇当场说: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正式拍摄,同一条裙子,妥妥的。

怎么做到的,我们可以自行脑补。

05

几十年前,著名导演安迪·霍沃尔说过:

“将来,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出名15分钟。”

网络时代,出名真的不难。

从花椒映客,到快手抖音,有时拍条视频,涨粉都能几十万上百万。

但真正的上坡路从来没有好走的。

那些真正的头部网红,和每个行业的精英一样,背后都是勤奋、自律、付出,外加天赋、机遇、地利、人和。

打造品牌、深耕产品、保障服务,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资本投入、营销策划、团队运营,缺了哪一样都要命。

没有哪个精英是在麻将桌上和KTV里成功的。

也没有哪个网红是只靠刷脸摆拍哗众取宠走长远的。

演员、明星、创业者、职场人,莫不如此。

有一期《艺术人生》,朱军采访刘若英:

“为什么你总是给人一种温和淡定的感觉,难道你遇上难题的时候不会气急败坏吗?”

刘若英微微一笑:

“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网红。

但的确没有一样工作是容易的。

以前上班的时候,我们公司是货代物流行业。我和同事时常吐槽我们这行太苦逼了。

满市场揽货,揽回来又爆舱被甩,这厢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那厢求爷爷告奶奶保舱位,一个集装箱最后核算下来利润不如卖白菜。

在接触了更多各行各业的人之后,我发现那些感慨都如井底之蛙般肤浅矫情。

你只见微商代购赚钱,却没见他们通宵达旦。

你以为KOL名利双收,却没见他们的秃顶抑郁颈椎病腱鞘炎。

请看我被小编催稿的日常苦逼:



前阵子追《破冰行动》,追完后我在朋友圈发了条感慨:



别动不动就说自己“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那个心你根本操起。

挣着卖白菜的钱,你操的就是卖白菜的心。

而把自己摊儿上的白菜多多卖出去,就是本分。

到我们这个阶段,不但知道“每一件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码”,更懂得“所有捷径都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回来”。

共勉。

图源网络

-End-

作者:李爱玲,情感作家,职场妈妈,百万读者心中的铿锵犀利桃花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vxJK2wBmyVoG_1ZCQ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