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由奶奶带还是妈妈带?“恒河猴实验”告诉你,别不在意

2020-04-11   jason妈咪有办法

一位朋友,这几天特别纠结,因为孩子一岁了,自己老爸老妈在城市住着不习惯,一个劲要回乡下,说乡下的房子住着舒服,乡下的菜随手摘着就能吃,城里的菜价又这么贵,真不如回乡下舒服。老两口说,也不是不想带孙子,可以把孙子带回乡下,自己照看着。

但是孩子的妈妈却不愿意,毕竟,孩子这么小,离不开妈妈。

现实是:家里确实地方也不大,70多平,住着一家五口,早上上个卫生间都得排队,很是别扭。而且时间长了,未免会有矛盾。

朋友说起这件事,也是满头黑线,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已经春天了,老两口一直和他商量走的事,孩子妈妈那里又不同意,但是孩子妈妈也不甘心辞职在家带娃,毕竟自己的工作也不错。担心放弃后,就没有好机会了。


虽然看起来是孩子由爷爷奶奶带还是妈妈带的小问题,实际上细想起来,却包含不少大的问题:

隔辈抚养问题

隔辈抚养历来是个容易起争议的问题,爷爷奶奶毕竟年岁已长,很多现代化的东西都不会用,可能也无法给孩子适当的早教。

等孩子长大了,发现养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想再改变时,就会发现困难重重。

教育观念的分歧

老一辈和年轻人的很多教育理念还是分歧很大的,前几天一个朋友还和我抱怨说,自从有了孩子,不仅和婆婆矛盾重重,连和自己妈也是各种分歧不断,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看谁的做法不顺眼,发展到后来,相互之间就会说些重话,感觉特别难受。

在教育孩子上,观念和理念的不同,确实很容易造成争吵,不仅老一辈和年轻一代有代沟,就算是夫妻之间也是分歧不断的。

生活习惯的问题

还有一个比较的大的问题是,城市和乡下的条件自然是不一样的,吃的上面也是有不同饮食习惯,孩子在这时候正是添加辅食的时候,口味如果变得浓烈,长大后可能也很难改变。

之前,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有个2岁小女孩,体重就已经达到86斤,从她父母那里看,都是比较瘦的人,不存在遗传因素。

但从孩子的饮食习惯就能看出原因来:小女孩一起床一定是奔小卖店去的,并且一定要吃冰淇淋,雪糕等高热量食品;在家吃饭让她少吃点,她就会大吵大闹,哭闹不休,

如果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娇纵,也不太注重健康与否,很容易造成孩子口味变得嗜甜等不良习惯。

与父母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与缺失问题

这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最主要的时期就在2岁前。亲子依恋是孩子与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的特殊的情感联结纽带。

曾经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恒河猴实验,著名心理学家哈利·哈洛,他认为,对婴儿来说食物虽然重要,但接触性安慰具备同等地位,依恋和肢体接触对婴儿来说同样是必需品。

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他做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这也被称为母爱剥夺实验。

他找了一群刚出生的恒河猴,因为恒河猴的基因95%和人类相同,哈洛将小猴子从妈妈身边抱走,里面放了两个“假妈妈”,一个假妈妈铁丝制成,坚硬冰冷,但胸前有奶瓶,一个用柔软的绒布制成。

刚离开妈妈怀抱的幼猴们十分焦虑,恐惧情绪使它们不断在笼中尖叫,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导致整个实验室中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臭味。

几天后,小猴子们意识到妈妈不会再出现,它们开始转向身边的假妈妈,哈洛发现,虽然小猴子们平时一直依偎在柔软的绒布妈妈身边,只有吃奶时才去铁丝妈妈那里。

这个实验说明,妈妈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慰藉,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岛,自己带宝宝的妈妈们会知道这种现象,孩子小时候会特别依恋妈妈,一定要妈妈在身边,正向对着自己,才会玩得很安心,背向妈妈一段时间后,就会回头张望妈妈是不是在身边。

这种早期依恋形成的能力和需要,正是婴儿日后建立各种其他关系的基础。


孩子早期建立依恋关系的时期分别是这样子的:

  • 0-3个月宝宝 属于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并不能区别妈妈与其他人,第5周开始,喜欢冲着照顾他的人微笑;
  • 3-6个月的宝宝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开始对人有所选择,会区别化对待,已经明显感觉到对妈妈的依赖和信任
  • 6-24个月的宝宝 属于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开始具备客体永久性的能力,同时产生陌生人焦虑和母亲的分离焦虑,是母子依恋产生的关键期
  • 24个月之后,属于目标调整时期:孩子会开始理解妈妈的情感,需要和愿望,并且知道在交往时要考虑到妈妈的需求和爱好。


从这个亲子依恋关系的产生时期可以看出,24个月之前,是非常关键的依恋建立期。不要觉得孩子不懂,他会在身心,记忆深处都保存着那份依恋心。

公安大学李玫谨教授一直很强调早期抚养孩子的重要性,她提倡孩子在1岁半之前一定要由母亲亲自抚养,不要由他人抚养。

她在分析很多青春期出现问题犯罪的孩子时,一般都会问一下父母,孩子的早期抚养是不是由妈妈亲自在培养,这是影响孩子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孩子在幼年时期建立的牢固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请不要缺席孩子的陪伴和成长。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