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6日,距开学还有5天。益阳市沅江市103所学校近7万多名学生的缤纷假期即将画上句号,那些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精彩瞬间定格在绿荫前顷里。暑假不“假”,嗨翻天!是否,城市里的孩子都泡在补习班里?农村的孩子又都泡在池塘里?笔者从教师家访记录、家长信息反馈、社区走访、学生分享、基层调研里发现了这个时代最美的学生模样,一份份精彩的体验卡,融合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彩虹般绚烂无比。这个暑假,活色“生”香,属“你”最美。
暑假镜头之一:有胆有识
“郊区的孩子从日出到日落,满田间的撒野,除了玩泥巴就是泡池塘。过去一段时间孩子们过暑假就是这个版本”,62岁的村妇郭翠兰告诉笔者,“如今,孩子们上补习班,做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暑假就是个万花筒,我的外孙李骏麒的暑假也不例外,他还帮我抓贼。”
郭翠兰口中有胆有识的男孩是胭脂湖小学六年级学生李骏麒,他身体精瘦,机灵善跑,曾是学校跑步冠军。李骏麒聪明懂事,经常帮外婆干活,他外婆承包了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土桥子大塘冲一口15亩左右的山塘,连续养了五年的青鱼、草鱼、鲢鱼、鲤鱼,每到7月底,鱼儿正肥,一拨偷鱼贼神不知鬼不觉“惦记”上了。近日,他便借着自己擅长的跑步帮忙抓住了偷鱼贼,李骏麒午夜狂追偷鱼贼,有胆有识,算得上“护塘”英雄,为外婆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狠狠教育了那帮“闻鱼起兴”的“偷鱼贼。李骏麒的事迹传遍了村里村外,人们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暑假镜头之二:有声有色
“现在娃儿娇气,吃不了苦,怕热又怕冷!”20名来自胭脂湖街道南竹山学校的小朋友,打破了预言。今年暑假,这个平均年龄9.5岁的鼓手团队,为沅江市石矶湖旁的沅江社会福利院带来了不一样的欢笑。他们身着蓝黄校服,列队而坐,一个一个专注热情,随着悠扬的乐声起,熟练地用独特的非洲圆鼓,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祝福。”这场“关爱老人 情暖沅江”的公益晚会因为他们的表演而增色不少。据说,为了参加这次公益演出他们准备了很久,没有加分,没有奖赏,一个个孩子顶着酷暑,齐刷刷在南竹山学校教师周转房里集训了很久,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一个人掉队。是爱心,指引着他们如何“敬老孝亲”。行动是最好的语言,鼓声是热烈的诠释,这个暑假,孩子们“闹”得有声有色。
暑假镜头之三:有模有样
“谁说留守儿童缺少爱?”胭脂湖中学1703班胡蓉,就给了笔者不一样的答案。生活在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十里坪的胡蓉,父母均在广州谋生,守护她和妹妹的是勤劳慈爱的爷爷奶奶。这个暑假,她们过得很充实而又很有意义。7月29日,烈日高悬、暑气蒸腾,胭脂湖中学1703班班主任邬艳来胡蓉家家访。奶奶告诉班主任,上午9点到11点,胡蓉的妹妹去胭脂湖街道培训英语。胡蓉则是下午去市区补习英语。姐妹俩暑假作息十分规律,星期一到星期五以学习为主,双休日帮忙做做家务事、干点小农活。
7月,是农村最忙的时候。班主任邬艳老师把自己的女儿,也带来体验农村生活。得知,胡蓉乖巧懂事,一回到家里,总是抢着干农活,很是欣慰,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女儿以胡蓉为榜样,做个有用的人。首先,胡蓉领着邬老师母女去葡萄园采葡萄,碧绿的葡萄藤架下,一串串如玛瑙的葡萄,着实诱人。胡蓉从生物学的角度再次温习了葡萄的习性,分辨出哪些甜,哪些熟,指导着邬老师的女儿,一场生动的植物课从绿荫地里冒出来。其次,胡蓉带领邬老师母女参观了荷花塘,领略了荷香风韵;再次胡蓉带领邬老师母女参观爷爷奶奶的晚黄瓜架,一行行整齐的黄瓜架,如同烈日下列队的士兵,威武整齐。最后,胡蓉亲自教邬老师的女儿切豆角,晒豆角。从理顺到动刀,都有模有样。
暑假镜头之四:有惊有喜
“城市里的孩子,暑假都姓‘假’,一拨又一拨全交给了补习班。”不对,笔者从沅江市政通小学、沅江市莲花塘小学、沅江市桔园小学、沅江玉潭学校等5320份家访记录单里和2368个电话回访记录里获知95.32%的学生暑假都有计划,若按时间来分,88.52%的学生假期都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大概15天左右)大部分孩子完成暑假作业和兴趣班补习,平均每人有一种特长班训练(如政通小学某班56人,练大字的占10人,练舞蹈的15人,学古筝的5人,拉二胡的2人,踢足球、打篮球的各10人,学钢琴的4人);中期(15天左右),有经济基础的家庭都安排外出旅行,一般安排的红色旅游和乡村生态游,86.52%的家庭都以孩子建议为出发点,或登山或漂流或避暑或逛科技馆或逛动物园,并且90%以上的家庭都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小区卫生打扫、义务宣传员、小小交通员站岗、为福利院老人送温暖等等,整个实践中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后期(15天左右),收心、学习、锻炼。从自由闲散的节奏调成紧凑快捷的步调,莲花塘学校学生贝壳网上传率、桔园学校学生的贝壳网上传率、玉潭学校贝壳网上传率等都不甘示弱,覆盖率达98%以上。
暑假不“假”,孩子并不只是“玩”,更多的是“做自己”,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外出旅行,走亲访友,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将核心素养培的养一点一滴融入到时间节点里。
暑假镜头之五:有花有果
夏令营不再是城市里专属的科技王国,也有农村的田园耕作。沅江市一中(北校区)的学生江玉华就深深体验了一番摘枳壳儿的味儿。江玉华一个吃苦耐劳的高中生,不怕日头毒辣,放假了来到胭脂湖街道回龙山村“益森中药材”基地劳动。她从摘到装再到扛上肩,没有一次叫累,用坚定的脚步将生活的真谛别样的演绎。据当地劳作的工人介绍,一塑料袋青皮枳实约50斤,江玉华来来回回,穿梭于林间,丝毫不逊于枳壳林的“快刀手”。晒枳壳的旺季,杨阁老学校的学生也像江玉华一样,在自家荷塘上用一枚一枚的枳壳摆出了一封长长的“告家长信”——自强自立。
(图为江玉华充当“刀手”摘 枳壳 并由胭脂湖博览郭浩阶提供)
又是一年开学季,暑假“余额”不足,全市近7万名学生85.38%以上的家庭从放养式带娃走向圈养式带娃,充电式教育将走向对等式教育。缤纷暑假,属“你”最美,孩子们的天地更宽了。(通讯员 罗艳 郭浩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