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瑞华转产记

2020-03-11   井冈山报融媒体

陈福平

3月10日,依然是紧张忙碌的一天,1.5万个N95口罩被生产出来。在峡江县卓瑞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个临时生产车间内,20多名员工在流水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自转产以来,口罩成了这家本该生产微创诊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主打产品。

“国难当前,我们只想多生产一些口罩。”已经许多天没睡好觉的伍忠东,是卓瑞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内窥镜耗材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

当疫情发生时,作为最基本的疫情防护用品的口罩,四处告急,十分紧缺。2月20日,公司响应省市号召,果断决定转产疫情防护用品——N95口罩,支援疫情防控一线、企业复产复工,缓解人民群众的急需压力。

随后的日子里,伍忠东带领大家开始跟时间赛跑:申报转产手续、改装生产车间、订购口罩机、采购原材料、组织培训员工……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积极为企业争取融资与设备购置补贴扶持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企业相关资质办理进程。帮扶单位县委办、县民政局还派出专人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协调解决防疫、招工、原料、物流、资金、审批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2月26日,3条N95口罩人工生产流水线到位,技术人员连夜安装调试口罩机。第二天,所有员工投入试生产。2月28日,正式投产,当天口罩产量就破万。

就这样,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卓瑞华公司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迅速转产N95口罩。为提高产能,该公司实行“人倒班、机不停、连轴转”的全天候运转模式。“我们还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伍忠东说,“正式投产后,企业N95口罩日产量将达到6万个。”

不仅仅是卓瑞华公司,在峡江还有11家企业相继转产扩产,投入采购设备资金2000余万元,目前累计生产口罩近1000万个、75%酒精270余吨、84消毒液250余吨。